“玉兔回宫传佳音,金龙献岁兴华夏”。2012年是农历壬辰年,俗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的象征,龙的起源同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开启紧密相连。有关龙的传说,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绚丽光环。现辑录如下:
龙的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中。在甲骨文中,“龙”字形如巨蛇,头很大,张着巨口。在金文中,“龙”字从“巳”,而“巳”字就是古代的“蛇”字。看来,在当时造字人的眼中,龙蛇是不分的。传说中的龙是一种硕大无朋、能飞善游、会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许慎《说文解字》一书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龙是这样描述的:“龙,其形有九: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描写的龙更是活灵活现:“能大能小,能隐能升;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礼记·礼运篇》则称:“‘龙、鳞、凤、龟’谓之四灵。”《广雅·释鱼》从外貌特征上把龙分为四种:“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螫龙,无角曰离龙。”以颜色之别,分青龙、黄龙、白龙、黑龙,以青龙为贵。据史学家考证,远古时代,驼、鹿、牛、蛇、鹰、虎等动物均为黄河流域各部落的标志,黄帝征服各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后,便采用加盟部落图腾的某个特点,拼凑成龙的形象。龙后来成为“夏”的 图腾。传说黄帝是黄龙,夏禹是青松,祝融是赤龙。
最早把龙喻为国君的,大概是《吕氏春秋》,文中以龙喻晋文公。到了清朝,又将第一面国旗制定为金龙旗,通称黄龙旗。以龙为图案的纹饰遍及宫廷,皇帝自命“真龙天子”,其容貌称“龙颜”,住“龙宫”、穿“龙袍”、睡“龙床”、走“龙道”、进“龙门”、用“龙砚”,连子孙后代也被呼之“龙种”了。但龙也非全是御用,像祭年祈雨的龙舞,新春佳节期间的闹龙灯,端午的龙舟竞渡,已成为民间久盛不衰的风俗。
龙是人们创造美的象征。在我国古代绘画、雕刻、建筑的民族艺术图案中,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是龙凤图案。汉代地面建筑的雕塑绘画,常见有“五龙比翼、人皇九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等图形,构成一种“神话——历史——现实的三混合五彩缤纷的浪漫艺术世界”。后来历代修筑的皇家宫殿、楼台亭榭、玉石碑刻以及一些古建筑的藻井、天花、帝王衣饰、器皿上面,以龙的形象作为图案和雕刻是不胜枚举的。与龙的形象有关的著名历史文物有:天安门华表上的蟠龙、故宫和北海的九龙壁、曲阜孔庙大成殿的盘云龙石柱等。这些龙的形象,造型生动,气势雄伟。
究竟有没有龙,最早人们想象中的龙是什么样子?据我国的考古证明,龙的出现起码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龙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说是在同步发展。从历史传说与考古资料推断,龙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大体同时起步。从河南濮阳发现的一条用贝壳雕塑的龙,专家们认为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华第一龙”。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山西襄汾县陶寺发掘出一座大规模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在那里的几座大型墓葬中出土了一种大陶盘,陶盘平底,内壁磨光,用红、白彩绘有蟠龙图形。蟠龙的头在外圈,尾蜷盘中。龙体为蛇躯鳞身,头部双耳,巨口利齿,口吐长信,无角无爪。发掘者认为它似蛇非蛇,似鳄非鳄,这龙显然已是人以自己的想象合成的虚拟生物。它的原型可能就是蛇与鳄。陶寺龙盘的年代在公元前25年~20世纪之间,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朱天顺在《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一书中指出:古代龙的形象,可能来自闪电。他说:“春、夏、秋之间,晴空中雷鸣闪电之后就是一阵大雨,这种现象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雨是雷电带来的,并促使人们去幻想带雨来的闪电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样人们就依据闪电的作用和形状,把它幻想为一条行速很快、身子细长、曲折前进的动物,人们据此而幻想出了神龙。”
可能是去年看了美国大片《2012年》,片中反映的南美洲的远古玛雅人大胆预测,认为这年将是世界的末日,故有人担心世界大灾难的降临;但也有人乐观地展望此年说是中国巨龙腾飞的一年。即所谓“才闻兔岁凯旋曲,又唱龙年祝福歌”:“赤兔追风千里志,金龙拱日万家春”。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国内外确实有些不太平。国际上日本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地震与海啸,引起得核泄漏,搞得周边邻国人心惶惶;以法国英国为首的“北约”为了北非石油资源,出动上万架飞机轰炸利比亚,卡扎菲及其家族为此丧命;年底西方在过圣诞节,可东方的朝鲜却在大风雪中为其最高元首金正日举行哀伤的葬礼。中国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物价与房价还在不断攀升,贫富日趋拉大的差别,让社会暴露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与冲突。
查阅资料,得知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有一种传说中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 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即为中国人所无限迷信的龙。《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曰,三皇五帝“颛顼乘龙至四海”、及“帝喾春夏乘龙”。
《说文》解释: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其“鳞虫”即水蛇、鳄鱼之类。龙平时住在水里,春分时节登天化雨滋润禾苗。龙的形象相当泛化,但标准的龙形体现在帝王身上:伏羲女娲人首蛇身。“蛇身”即蛇形纹身,是古越族习俗。后世帝王不再纹身,但黄袍上的龙还是细长蟠曲的蛇形之身。另有释文,《说文》:“南蛮、东南越,蛇种”。《路史》:“三皇蛇身”。《乙巳占》:“越云如龙”。这些记载表明帝王身上的龙纹来源于越文化的蛇。自古龙凤连称。龙为雨,凤即风。
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或称天龙、神龙、地龙、伏龙。 《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内典》有云:“有四种龙:一天龙,守天宫殿持令不落者;二神龙,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者;四伏藏龙,守王大福人藏者。”
《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龙在神话传说中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实为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若翻阅历史,中国各朝代统治者越来越宠幸龙这种英雄形象。三国时吴地有童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龙。”这里的“水中龙”,指的是名将王 ,他的小名叫阿龙。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曾经写道:“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龙出石头。”此外,晋赵王伦既僭位,当地歌谣云:“虎从北来鼻头汗,龙从南来登城看,水中西来河灌灌”,这里的“龙”实际上指的是“齐东藩而在许,故曰龙从南来”,也就是与成都王、河间王共举义兵的齐王。与其类似的晋惠帝太安中童谣:“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亦英雄赞歌也。
明代嘉靖初年流传民谣:“好群黑头虫,一半变蛤蚧,一半变人龙。”所谓“变人龙”,不是指变为皇帝,而是指变为好汉、英雄。今天的口语中,有自古相传的“坐不改姓,行不改名”云云,以示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气概,也就是英雄气概。早在一千多年前,民谣就有“龙不隐鳞,凤不藏羽”之说。
龙亦为血统论的象征。杜甫有诗谓:“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在封建统治阶级的长期灌输下,广为流传的儿歌《麻雀》,则更典型地宣扬了血统论:“龙生龙,凤生凤,麻雀生儿飞篷篷,老鼠生儿打地洞,婢女生儿做朝奉。”这首歌谣流毒深远。在“文革”中,臭名昭著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口号,更把血统论推向极端。
龙也形容变化不定的形象。或为飞天者,“风从龙,云从虎”;或为只见其头者,“神龙见首不见尾”;或为播雨者,“人能变火,龙能变水”;或为首领的象征,“群龙无首”;或为童稚的玩物,“太阳出来一点红,哥哥骑马我骑龙,哥哥骑马上山去,弟弟骑龙游水中,哥哥弟弟真英雄”;或为血统论的异化,“龙生九子不成龙”;或为懒汉的昵称,“懒龙伸腰金不换”,真可谓“鱼龙变化”,不可胜数。
当然古代有童谣:“大蜈蚣,小蜈蚣,都是人间剧毒虫。夤缘攀附有百足,若使飞天能食龙!”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强烈憎愤。重读此谣,当不难领悟:倘若我们不把“夤缘攀附有百足”的贪污腐败分子清除出去,撕破其黑网,而让他们为所欲为,“若使飞天能食龙”,中华民族的巨龙龙就难以腾飞。
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 “辰时” 又称“龙时”。 龙年应该是大吉大利之年,但也有人认为是翻江倒海不安分的年份。在西方人的心目中,龙为撒旦,即丑陋不堪的魔鬼,给人带来的总是无穷无尽的麻烦和灾难。西方龙通常被想像成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蝙蝠的翼、身披鳞片,有蛇一样的舌头,能喷火;也有人把它想像成一条大蛇,有带刺的尾巴。在中东世界,蛇或龙都是邪恶的象征;
无意当中,笔者随便搜集到一些人对未来的预言现如实照录:
有人说:2012年将是一个比2011年更加动荡不定的年份,世界经济难有起色,大国关系因国内选举而摩擦增多,国内社会动荡可能引发更多暴力事件和武装冲突。对于中东动荡、利比亚战争、英国骚乱、“占领华尔街”运动会越演越烈。
研究报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正向社会和政治领域蔓延,包括阿拉伯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在内。多国发生大规模抗议和示威,不公平和不公正是这种“金融危机后遗症”的背后深层原因。 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趋势是:随着中国加速发展,大国之间阵营分界逐步在显现;同时,领土、宗教和历史原因引发的地区冲突加剧,本·拉登的毙命并未扭转全球反恐形势;核扩散威胁在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呈上升趋势。
经济方面如果欧债危机持续深化,欧盟是极有可能伙同美国,释放天量的货币,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如果形势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中国要么人民币针对美元或者欧元大幅贬值。强行重置欧美的经济运行成本。要么放手让伊朗拥有核武器在中东强行破局。中国的经济也会受到沉重打击。
中东破局是强行拆解现行的国际规则,中东大乱,乃至世界大乱。核武器会全球蔓延。 欧盟如果不参与QE3或者部分参与中途反水,美国除了重新做人外也别无他法,在东亚交出日本和韩国,撤到关岛,中美平分太平洋,美国只做美洲大国交出世界霸权,世界三足鼎立。
也有人说:明年世界更趋向于稳定,而且会更稳定。苏联解体导致战争不断的现象正在慢慢消退。伊朗、朝鲜将会退出核试验,更多的东方国家被西化。2012是自然赐福的丰收年。人类的物质生活将得到改善。但是人们精神上得不到营养的补充,青少年会更加的茫然,世界将被恐怖主义包围。
国际方面,会重置欧美的运行成本,人民币极有可能作为衡量欧元和美元的天枰。以一种教科书没有的方式崛起。作为世界一种硬通货币来流通。中国手里的1万亿美债是牵制美国最好的筹码。中国5000年来从来就不缺少伟大的战略家和谋略家。人民币贬值会重创中国的经济, 最重要的是提高人民收入,扩大内需,充分让人民享受发展成果的方式来发展经济.这是伟大中华民族复兴必须经历的一步。
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在中国,龙为神话中的神异动物,在阴阳宇宙观中代表阳,是民族的象征和王室的标志。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揉合各氏族的图腾形成的形象。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朱雀)、麒麟、龟(玄武)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龙的足,为九州列土封疆, 龙的心,为民族寄托希望, 龙的魂,为华夏谱写篇章, 龙的骨,为中国铸造脊梁! 滔滔黄河,滚滚长江, 是龙的血脉潺潺流淌; 夏商周汉,魏晋隋唐, 是龙的翅膀振振翱翔。 五湖四海,三山五岳, 百万里方圆锦绣一方; 元明清后,建共和国, 五千年上下源远流长…… 悠久的文明,令人神往, 美丽的传说,凄婉感伤, 不朽的精神,深沉悲壮, 不败的斗志,奋发激昂! 盘古开天,女娲孕养, 龙的传人代代成长, 后羿射日,夸父逐阳, 龙的子孙世世流芳! 八百里长城,阻不住孟姜, 阻不住那百转柔肠, 三千尺天河,隔不断牛郎, 隔不断那万仞刚强! 动人的故事,源于质朴善良, 善良的民族,无愧礼仪之邦, 民族的传统,皆为温良俭让, 民族的性格,向来无畏刀枪!
我们曾读到两首古诗,一首是唐.韦庄写的《龙潭》曰:“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另一首为金.完颜亮所书《咏龙诗》云:“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再有陆续读到几首龙年对联:“江山故国堪留鹤,华夏昊天可跃龙”;“龙腾华夏钟灵地,德启门庭毓秀人”;“笔走神龙大手笔,春归盛世好青春”;“笔走神龙凭大手,诗流雅韵有高人”;“虎跃龙腾欢盛世,莺歌燕舞贺新春”;“蛟龙出海迎红日,紫燕归门报早春”;“龙腾新纪百年好,马跃长征万里遥”。自认为都是鼓舞人心的理想化文字。
总而言之,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精神,促使龙的儿女经历了数千年沧桑,也不能忘记我们的祖上炎黄! 冬雪融融,春雷朗朗,龙的气度照进人间万象! 历尽了无数雨雪风霜, 不断谱写着沁人篇章。让龙的精神世代相传,万众颂扬。看啊!巨龙昂首于新的曙光,新年的钟声也为之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