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稀土成本将降至中国的一半


  稀土金属对于绿色能源技术非常关键,虽然美国的稀土金属储量很丰富,但相关领域的工程和研发技术都已转移至海外。

  稀土元素一向并不太为人所知,直到去年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中国限制了这种材料的出口配额以后,它才渐渐进入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稀土元素被用于多个技术领域,风力涡轮机的磁铁、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荧光灯泡以及硬盘驱动器都需要用到它。

  中国并不是唯一大量储藏这种珍贵原料的国家;事实上,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还是稀土的主要生产国,不过当时中国依靠低廉的生产成本已经开始动摇美国的霸主地位。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稀土公司正在提升两个稀土富矿的产能,但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从矿石中提炼出可用于生产的纯金属和合金需要若干步骤,美国的稀土公司已不能实施这些步骤,因为它们不再具有所需的基础设施或相关知识产权。

  事实上,稀土金属并非名副其实,这种材料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当丰富,其可观储量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和其他国家。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可开采的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澳大利亚为540万吨,俄罗斯及其邻国为1900万吨。2009年,中国的稀土储量为3600万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位于加州的派斯山(Mountain Pass)矿出产的稀土占全世界供应量的70%左右。但到了2009年,美国已经不再生产稀土了,因此恢复产能变得相当困难,既耗财又费时。“当投资减少,美国的稀土开采便陷入了停顿,同时尖端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出口了,”美国采矿业协会(National Mining Association)的发言人卡罗尔·劳尔斯顿(Carol Raulston)说。爱荷华艾姆斯国家实验室(Ames National Laboratory)的稀土研究专家卡尔·格斯耐特(Karl Geschneidner)也发现,缺乏他所谓的“知识基础设施”来进行美国的稀土技术开发。

  准备迅速提高产能的稀土矿有两处,其一是Molycorp公司开发的派斯山矿,另一处是维尔德山(Mount Weld)矿,由Lynas公司经营,位于澳大利亚珀斯(Perth)市郊。派斯山矿的产能优势早已得到确立,但Molycorp公司无法再沿用矿山全盛时期所采用的那套生产方式:因为从经济和环保角度考虑,它们都是不可持续的。

  有若干因素使得稀土提纯变得复杂化。首先, 17种稀土元素通常都出现在同一矿床,因为特性相似,因此很难将它们彼此分离。另外,这些元素还会和放射性元素尤其是钍和铀混杂在一起。如果对“尾矿”处理不当的话,这些元素将会构成一种威胁。尾矿就是一种污泥废弃物,产生于第一阶段,也就是把稀土从矿石中分离出来的阶段。

  派斯山矿开始走下坡路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中国的稀土生产商开始在价格上压制派斯山矿,同时,派斯山矿的尾矿处理也遭遇了安全问题。当派斯山矿满负载生产时,每小时产生的废弃盐水多达850加仑,这些盐水中间都包含放射性元素,一年中每天都是这样。尾矿沿着一根长11公里的管道被输送到蒸发池。1998年,派斯山矿因为管道爆裂而导致尾矿泄漏,随后被优尼科(Unocal)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所收购;四年后,该公司的尾矿存储许可证被取消。

  同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稀土矿业一直在稀土市场上开拓立足点。中国开始开采稀土元素,是把它当作铁矿的副产品,在北方的白云鄂博矿开采的;在同一矿区开采两种产品,使它一开始就保持了低价格。中国投资研发稀土元素加工技术,最终开发了几处规模较小的稀土矿,并鼓励那些需要使用稀土金属的制造商们在国内设立工厂。

  同时,世界范围内的稀土元素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今年的需求量为12.5万吨;到2015年预期增至22.5万吨,Molycorp公司的发言人吉姆·西姆森(Jim Sims)表示,这种推断不包括风力涡轮机产业,这个产业可能会成为一个主要市场。像这些最先进的风力涡轮机将被装配到世界最大风电场,就是发电量为845兆瓦的设施,就在俄勒冈州,这种涡轮机都使用高效的稀土磁铁。稀土磁铁的重量和体积只有传统磁铁的十分之一,但功能却同样强大。西姆森表示,每生产一块这样的磁铁就需要消耗一吨稀土矿。

  2004年,Molycorp公司已经恢复了派斯山矿的采矿许可,并开始了自主研发工作。今年,利用先前许可证到期以前所开采的矿石和开发的新型分离技术,该公司将会出售3000吨稀土。到2012年,Molycorp公司有望每年生产2万吨,按照目前的采矿许可来计算,他们可以将产能翻番,达到4万吨。西姆森也说,到2012年,Molycorp公司生产稀土产品的成本将降至中国的一半。该公司声称,成本节省是可能的,因为可以进行若干项革新,比如可以不再产生废弃盐水。Molycorp公司将会利用一个封闭环系统,将废弃物重新转化为分离所需的酸和碱,这就不需要购买此类化学品;公司还将在矿区建一座天然气热电厂,以减少能源开支。

  但艾姆斯实验室的格斯耐特注意到,稀土元素分离过程中一项主要成本开支依然无法消除,这一成本就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磨碎的矿石会被放到溶剂混合物中反复抖动,通过重量分离出稀土元素;根据最终的纯度要求,这种抖动的步骤需要被重复1万至10万次。最后的浓缩液可以被用来出售,或进一步处理,以生产稀土金属氧化物。

  即便Molycorp公司将分离成本成功降低至现有水平的一半,但在生产的下一个步骤上还是会遭遇困难。稀土氧化物和浓缩液的确有市场,例如它们可以用作石油工业中的催化剂,但这样的产品无法直接用于生产磁铁。为了制造磁铁,稀土氧化物首先需要被转化为纯金属,该转化过程会产生腐蚀性的副产物,当下只有中国在进行。西姆森表示,Molycorp公司正在研究环保型的转化方式,而且不会牵涉到外国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问题。接下来,由氧化物转化而成的纯金属会被制成适合于磁铁制造的合金,但这项技术也集中在海外,主要集中在日本和德国。

  Molycorp公司的目标是控制稀土供应链的每个步骤,包括合金生产和最终的磁铁生产。但毕竟美国缺乏相关基础设施和知识产权,因此Molycorp公司希望能获得合金生产许可或购买相应的专利技术,并同其他公司合资生产磁铁。

  为了在2012年前将各项工程落实到位,Molycorp公司自认为需要筹集5.11亿美元的资金,通过7月份的公开上市,他们已经募集了3.79亿美元。正在众议院和参议院等待受理的一项法案将会向Molycorp公司和其他稀土矿业投资者提供贷款担保。Molycorp公司已经向美国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提出贷款担保申请,能源部将于明年夏季作出最后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