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生:税负率的背后 你约我到你那走走,你说,你的办公环境比我的环境要好,你喜欢这样的办公环境。 我到的时候,你正在制作一张全年增值税税负分析表,我惊叹你的EXCEL的应用的水平。 我说,你用了SUMIF函数统计指定月份的销售额、采购额,用了IF函数让这张表具有了简单的提示功能。 你说,这是这一行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没有它,工作太烦,工作太重。 你说,你现在正在分析单位增值税税负率。税务部门也许正盯着它看,也许他们将不约而至,也许要找我们进行税务约谈。
月份 销售额 采购额 销项税 进项税 应交增值税 税负率 0.00 1 926 1,197 135 174 -39 -0.0425 2 499 721 73 105 -72 -0.1436 3 955 354 139 51 16 0.0164 4 824 764 120 111 9 0.0106 5 1,259 1,167 183 170 13 0.0106 6 967 916 141 133 7 0.0077 7 1,062 1,007 154 146 8 0.0075 8 1,237 1,407 180 204 -25 -0.0200 9 1,241 1,028 180 149 6 0.0050 10 1,049 984 152 143 9 0.0090 11 1,334 1,300 194 189 5 0.0037 12 - - - - - 全年 11,353 10,845 1,650 1,576 74 0.65%
你让我看看这张表,让我谈谈看法。
我说,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说,税负高会导致企业当期资金的流出,企业不想承担高税负,我们应该对税负率进行事前控制,事前筹划。
——控制税负水平需要事前控制。
如果我来看,我会说,你的销售真的如网络中所说的那样,“金九银十,年底降价冲量”的销售现状,因为年底的销售额高,税负率低。
——这些销售数据应该比较符合实际。
只是,从采购数据来看,1月,2月的采购不符合有效财务管理的要求,大量采购却少量销售,有违常理,这也是造成税负率偏低,成负数的原因。只是,现在都能实现“以销定产,以销定购”了,作为一家大店,这样的数据不合理。
——采购数据可能存在人为调节的嫌疑。
你笑我太理论,每个行业都有行业特性,比如,此时大量采购就是为走春节的销售量。我说,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等你编制出资产负债表后,税务人员来看你的报表,来查你的存货,你有存货吗?若没有,则这些数据就是假的。因为,根据1月,2月数据,你的存货是在增加的。数据造假容易,可存货造假那就有点难了。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要有实物与之对应。
从各月应交税款来看,下半年的波动没有上半年那样波动了。如果销售业务依然平衡,那就说明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了提高,也许是负责人发生了改变。至少,事前控制的管理意识明显增强了。有计划的,有节奏地控制了采购,或是采购发票的取得。
——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意识在提高。
从实际税负率来看,全年增值税税率约为0.65%,增值税是对增值额征税的,所以可以侧面地说,你所在的公司所经营的商品增值额不高。低税负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商品的盈利水平不高。
——商品低增值额是否得到税务的认可,是否经营低端商品。
从4月,5月的税负率来看,两个月的税负率固定,且一样。若不是人为刻间安排,那么,说明这两个月的产品销售结构,销售价格均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公司这两个月买的商品是一模一样,买的价格了是一模一样,若不一样,则其增值额是一样的。
——该企业这两个月的商品增值额能否保持一致,进销差价是否固定不变。
除了4月,5月,其它各月的实际税负率低且变动。说明该商品的增值额低,且进销差价处于随时变动之中。进销差价的变化是否意味着企业各月经营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或是进销价格处在变动之中。
——该企业商品销售结构、进销价格是否经常变动。
我说,如果能对税务部门对上述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就是低税负率也应该没有关系。
我说,我说的是否符合实际,还需要你的评价。
你说,我说的基本不符合实际。
我说,那你就有了事后调节税负率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