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恐婚者辩:幸福就是让恐婚者不再恐慌(1月9日)


 

这个世界,很多适龄甚至已经过了适龄结婚的人,都一直在保持单身。虽然外人和家人都在为TA们着急,但似乎TA们总是有自己的原因,来为自己的选择提供依据。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但爱情是虚无的东西,结婚是很现实的问题。毕竟真正允许裸婚的比例比较少,而且假如婚事简办,从双方家庭、家族以及新知旧友也不乐意。因为很多人会把婚事当成多年付出之后获取回报的最重要的方式。

坚定地执行婚事简办,无疑是剥夺了让相关人员取得回报的机会,更断了某些很重要的亲情。让那些很看重结婚礼仪的人感觉失落。

真正的生活压力,将会在婚礼过后接踵而至。那些以前不曾遇到过,想都没想到过的,想都不敢想的压力,都将压在肩头,让人难以自拔。

 

选择单身,自然有来自物质压力的难以抵抗的原因。很多单身者,并非由于物质方面没有准备好,而是在精神与思想上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思想上,一方面是对单身生活的依恋,或者是对婚后生活不确定性的焦虑,那种焦虑逐渐转变成为恐慌,在精神上享受无拘无束的时光。

相当多的人,是无法在心里说服自己去接受另一种生活状态。从单身状态转变成为已婚状态,是需要有重大转变的,从很少的责任蓦然有一种责任重大的感觉,从可以依存到必须顶天立地,那种感觉近乎颠覆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

结婚之后,不仅无法再耍赖做孩子状,也无法再逃避自己在生活独立之后所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不管是对逐渐不再年轻的父母的责任,对那个成为自己伴侣的特定异性以及TA的家人的责任,还是对身边那些对自己有幻想的异性朋友,那些善意地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而牵肠挂肚的朋友们,都有相应的责任。

 

所谓恐,还有一解,那就是感觉结婚这件事干系重大,想认真对待,却又恐怕自己无法让对方满意,会让TA在无形中受到伤害,这样的人会对婚姻倍加珍惜,会有紧迫性,婚姻生活会充满含金量的。

现在的人,对未来的生活,对自己以及自己家庭之外的事情,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与信任感,所以更多的人会倾向于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寻求自我保护,以避免受到伤害。特别是舆论所例举的纷争、吵架甚至背叛、家暴等导致人身心疲惫的那些事情。

未婚之前,可以怀揣梦想,但结婚之后,只有面对现实。在现实的残酷之后,还隐藏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与那些相比,个人总是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

不要说恐婚者是长不大的孩子,或者是拒绝长大的孩子,久而久之,单身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依恋,不仅如此,看到那些婚姻破裂,自己的财产突然之间被分走一半的状况,看到那些留下单亲孩子,或者是一颗受伤的心灵的烂摊子,甚至会有“幸亏”之感。

 

其实负责任的人才恐婚,恐婚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对婚姻的诚惶诚恐,是对责任的重视,是对现实的不再逃避,却又感觉手足无措,任何一个面临转型的人,都会有如此的不适应的,找到一个负责任的恐婚者,总是比找到一个来者不拒的时刻准备好跟别人结婚的人要强。

也只有诚惶诚恐才会重视,才会有负责任的态度。不是吗?

 

作为女人,必须要找到恐婚男人,用母爱的温情让他有安全感,认为你是他的港湾,并对你的包容诚惶诚恐,认为娶了你是他一辈子最大的幸福,三辈子才修来的福分。所以会对他的不作为而宽容,对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充满享受与感激。

作为男人,也必须要找到恐婚女人,用宽厚的臂膀让她感觉踏实,从你这里可以看到她幸福的未来,因为你是已经跌破发行价的潜力股,你是她前生修来的福分。

 

就如《失恋33天》里王小贱对黄小仙的表白:在这个字母的见证下,我答应你,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你身边一米的范围内一定有我在..黄小仙儿,我陪着你那..我陪着你呢 

——好啦好啦不害怕不害怕我在呢,不。害。怕。

 

贾春宝

201219日星期一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