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经济表现顽强支持股市向好


  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越的人口因素以及强劲的本地需求,东盟经济在环球困境中依然顽强增长,而当地股市自去年以来跑赢中国和印度。摩根资产管理认为,考虑到东盟的基本因素依然利好,区内经济和股市未来有望继续得到支持。

  由于欧洲经济衰退、美国增长缓慢,以及中国经济放缓,韩国、日本等出口型经济备受打击。东盟的出口类别虽也在最近数月动能减弱,尤其是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商品出口,但当地经济增长仍出人意料地维持坚挺。

  今年第二季度,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分别按年增长6.4%、5.9%、5.4%和4.2%。东盟五国的加权平均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为5.0%,高于18年历史平均的4.7%,而季内其他新兴市场的增长却已放缓至长期平均以下。由此可见,东盟经济的相对表现确实不俗。

  10年前,中国劳动力每月平均工资较东盟国家为低。但如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上升至东盟的两倍水平。与此同时,东盟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在近年来持续上升,从2008年的580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1220亿美元。

  除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外,东盟也享有强劲的内需增长。东盟五国在亚洲中产阶级中约占14%份额,虽远低于中国的61%,但高于印度的11%。因此,尽管东盟的每个成员国规模不大,但以整体而言却不可小觑。我们认为,强劲的内需增长正是近年东盟股市表现不俗的主要原因之一。年初至今,菲律宾、新加坡及泰国指数以美元计均取得超越20%的总回报。

  由于通胀纾缓为货币当局提供放宽空间,东盟各国的中央银行于今年较早时分别将政策利率下调,但各行在最近数月却并未继续放宽。这一方面是为了预防外围环境转差,另一方面则是考虑通胀可能会在第四季度趋高。尽管如此,我们预计通胀并不会在短期构成困扰。虽然东盟央行未来可继续减息的空间已缩小,但在必要时仍有能力放宽货币政策。

  投资者应留意的另一项风险是印尼的经常项目赤字在第二季度显著扩阔。我们认为,印尼的收支平衡应不会很快出现危机,原因是资本项目盈余在第二季度进一步增加,而截至第二季度末的外汇储备也高达1070亿美元,相当于大约6个月的进口及对外偿债成本。

  考虑到环球增长环境如此疲弱,世界上很少有地方还能像东盟般维持如此强劲的内需增长。“东盟五虎”曾在1990年代一吼惊人,如今这些国家似乎正再次崛起。 虽然新兴市场通常较为波动,但投资者无需因此驻足。东盟各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及优越的内需增长,有望支持当地经济继续强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