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借力打力 方舟子李代桃僵


   很多人喜欢分析公关策略,相信微博很快就会出现一个公关行业观察员的职务,反正电商这么萎靡,搞搞公关也是好的嘛。不过分析的结果就是见仁见智了,做为此领域的先行者,我正在考虑先给自己加一个这样的头衔。

  360和方舟子的口水大战还在如火如荼,让我想起了之前的360和小米之间的大战,不过从策略角度,两次大战的打法却颠倒了过来。之前360和小米的口水战,周鸿祎只是一个人发声,单挑小米整个公司若干人群,当然周背后肯定是360的公关在支持。而这次,360方面多人出山,围殴方舟子,同时指向方舟子的背后,是另一家公司。

  同样的大战,不同的打法,这才叫策略。同样的大战,同样的打法,就叫套路了。

  在《宗宁:方舟子与360的隐私战暴露的终极隐私》一文中,其实我已经做了清晰的判断,而这种判断,不断的开始得到佐证。已经开始有多家纸媒开始在广告版发布这场大战的公关软文了,目前知道的就有《楚天都市报》《济南时报》,发文的钱自然不会是方舟子自己出。之前有人觉得我说的结论略显武断,目前看来,就算没有直接收钱,承担公关费用的行为还是确实的,包括一些纸媒的发稿、网媒的屏蔽、包括一些技术上的支持。我一早就质疑说,类似的“我喷、你推”模式,算不算收受利益呢?这个问题大家见仁见智。

  360的策略变化原因很简单,就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大。之前和小米的大战没有这么上阵,很简单的原因就是,小米的产品实际上和360是风马牛不相及,骚扰为主即可。而这次的积极回应,多人应战,甚至开辟了专门的辟谣网页,其核心并不是打方舟子,而是打百度。很多人都认为,打方舟子是没有意义的,最好是不理会不回应,因为他终究是一个从不认错的一个人。360把所有回应的矛头都指向百度,实际上是借力打力,借媒体关注的热度,猛击百度的虚假医疗广告,用各种方法挤兑方舟子打假,方舟子对此却绝不敢应允。所以讨论本身的胜负不重要,谁能把自己想说的事情,借事件的热度传递给关注者,谁就是最后的胜者。

  方舟子则显然的李代桃僵,全部资料来源于二次转发,都是由专门的人提供的,因为在这个领域,方肯定不会比百度、金山等的工程师更专业。也因此,方舟子并不承担资料引用的错误,坦言“信息来源可靠,但可能里面有错误”。最后还说了一句,“看它面对批评的态度,这样的公司能做出什么样的产品,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情绪化的表达。这种情形,和之前的打假还是有截然的特征不同的。而如果不是自身研究的结果,仅仅是转发爆料的话,就成了微博常见的大号转发模式,力度不会比之前这几家公司找其他大号转发的效果强太多。

  当然,这场斗争,方舟子是不会输的,他毕竟仅仅是一个人,只要不认错,就可以以无敌看待。而360的回应一定会保持相应的强度,其实曝光的更多的是行业的黑幕,实现打击百度虚假医疗广告的目的。因为打击百度的途径有二,第一打份额,影响收入。第二直接打收入。最终会影响增长趋势,改变股票走势。

  所以这场战斗,恐怕还会符合两虎相争,第三方躺枪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