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厦华与管理智慧


 老子,厦华与管理智慧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
 
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比如厦华电子公司,在电视机市场日渐满盈的趋势中,能够清醒地不过度着力于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加速显像管电视机市场的衰亡。而是及早着力于采用第7代液晶屏的液晶电视的研究开发,建立了一个拥有近800人的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该中心和美国硅谷研发机构、欧盟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的新芯片技术——“微晶神画”技术大大提升了夏华液晶电视的画质,并及早上市。
 
由于第7代液晶屏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急速反应时间的特点,目前市场上,7代屏液晶已成为市场的首选和主流,厦华液晶电视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使得厦华液晶电视赢得不少消费者的喜爱,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视机市场满盈、日趋衰亡的不利状态,创造了新的顾客和新的市场空间,从而创造了“蔽而新成”的可继续发展的全新局面。这就是所谓的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使企业不至于不陷入危险的境地的哲理。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老子道德经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表示,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中国企业管理具深刻影响,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
 
谭小芳老师表示,通俗地讲——能量越小,守弱,事物越稳定。《老子》书中很多地方谈到这一点,强调要自觉置身于柔弱的地位,处事要低调,办事要节俭。柔弱胜刚强。第六十六章讲,“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可以说,世界上的事物都包含一点,能量越小,守弱,事物越稳定。材料是如此,世界上天然材料的结构中,特别是生物体的材料结构,都是最节省的。最典型的是蜜蜂窝,六角形,是最省材料的结构。信息也是如此,在自然界,信息的储存与传递,消耗最少的能量与材料,得到最大的信息量。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人们应该还记得,当年的郑州商战,亚细亚商场的王遂舟总经理挑起了如火如荼的血腥“商战”。面对亚细亚凶猛的拼死竞争,郑州紫百、郑百、商城、商业、华联的老总们只好扯起了'联谊’大旗来抵挡对方的疯狂进攻。但是这种'疯狂’争夺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谁也没有胜出。
 
夏华电子公司,在电视机市场日渐满盈的趋势中,能够清醒地不过度着力于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加速显像管电视机市场的衰亡。而是及早着力于采用第7代液晶屏的液晶电视的研究开发,建立了一个拥有近800人的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该中心和美国硅谷研发机构、欧盟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的新芯片技术——“微晶神画”技术大大提升了夏华液晶电视的画质,并及早上市。
 
由于第7代液晶屏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急速反应时间的特点,目前市场上,7代屏液晶已成为市场的首选和主流,厦华液晶电视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使得厦华液晶电视赢得不少消费者的喜爱,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视机市场满盈、日趋衰亡的不利状态,创造了新的顾客和新的市场空间,从而创造了“蔽而新成”的可继续发展的全新局面。这就是所谓的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使企业不至于不陷入危险的境地的哲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领导者一旦有了权势,往往把自己当做救世主,认为是自己给了员工许多恩惠,期待人们顶礼膜拜,感恩载德。好似自己当了“官”就突然聪明绝顶了,什么事都懂了,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好为人师”的本能,到处乱指挥乱滋事,往往把一个原本好端端的企业搞得乱哄哄的,一点也不尊重事物原本的规律性和发展的阶段性,处理事情不看火候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因此,管理者要特别牢记管理企业也好比煎小鱼,火候不到就瞎翻动,鱼就会被搅糊的!
 
谭老师认为,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观点。首先,它告诉我们,人才的外延极为宽泛;其次,它揭示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用人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可求全责备;第三,它告诉领导者,世上无不可用之人,只有未被发现的人才和不会用人的人。“夫惟不争,故无尤”,“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