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版《道德经》连载(十九)


《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最全然的道行不用聪明才智,如果碰上这样的圣人,人们因为无智无争,没有对抗与消耗,自然会得到百倍的利益;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最合道的仁慈不会有义气之举,义者,特别对待某人或某个群体也,因为仁慈没有分别心,不会导致“六亲不和”,所以人们相互和谐相处;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最合道的技巧不因私利而生,比如耕作工具的发明与创新,就是绝巧。因私利而生的巧称之为淫巧,淫巧是让部分人得利而让另一部分人失利的巧,比如原子弹的发明则因私利而生,它帮助一部分人杀戮另一部分人。如果所有的科学发明都为着公利而不是私利,就不会有盗贼。盗贼是巧为私利的典型,直接把别人的东西偷过来抢过来。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圣、仁、巧,这三者越解释越说不清,所以用“弃智”“弃义”“弃利”来界定。当我们说“是什么”不足以说明白的时候,常常用“不是什么”来补充,中国画画月亮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圈,一种办法是在白纸上涂些颜色作为云彩,在云彩中露出一个白圆块,这就是月亮。这种办法叫烘云托月。它不直接画月亮,只画云彩,用云彩把月亮托出来,这可以说是不画之画,用佛学的话说,前者是用表诠,后者是用遮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素:简单;朴:原始。有着圣、仁、巧特质人的,外在行为简单不造作,其内在品质敦厚淳朴,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是老子为大众指出的一条修行悟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