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巨亏的根源,在于丢弃了创业文化


2012年1015,应该是中兴通讯发展史上暗淡的一天。因为,这位电信巨头在其28年的发展史上,首次对外披露巨亏信息。很多人都在猜测中兴巨亏的原因何在?很多人的猜测也都很有道理,但不一定触及根本。作为曾经在中兴通讯企业管理体系工作十年的中兴人,我认为,中兴巨亏的根本在于企业文化!即中兴通讯早在21世纪初就丢弃了自己的创业文化,从而为今天的巨亏埋下祸根。

首先,有人会问,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成败如此重要吗?是的!当年IBM的巨亏就是因为企业文化。上世纪90年代,IBM连续三年亏损,郭士纳临危受命扭亏为盈。他后来总结说“在我来IBM之前,我一直以为,企业文化和市场、技术、生产、财务一样,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但现在我知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全部。”

其次,有人再问,中兴通讯真的丢弃了创业文化吗?是的,作为在中兴通讯企管体系工作了十年的老员工,我太清楚这一点了。下面就中兴通讯如何丢弃创业文化谈谈自己看法。

1997年,当华为如火如荼地编写《华为基本法》的时候,中兴组织人员编写了《中兴通讯企业文化细则(1997版)》。尽管这个细则来自员工的集体讨论,但可以看出,这个细则的主要思想,均来自中兴创始人侯为贵先生,细则中的很多话语,都是他亲笔所写的。这个细则系统全面的概括了中兴通讯的创业文化,是中兴通讯难能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2年,中兴通讯主管企业文化的培训部,负责对该细则进行了修订,推出了《中兴通讯企业文化细则(2002版)》。就是这个2002版,无形中抛弃了97版的创业文化,使中兴文化走向平庸。

比如,97版本对于诚信的释义是:“诚信,就是要如实地报告你的请假理由,如实地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失误。”但在2002版中,对于诚信的定义是“诚信,就是遵纪守法。”(均为大意)这看似没有多大差别,但文化韵味截然不同。如果说97版是直指人心的名言警句,那么2002版就是乏味而平庸的说教。

再比如,97版对于“相互尊重,忠于中兴事业”的解释是,“全体员工在人格和尊严上一律平等,管理者更应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和尊严。”但是在2002版中,本条调整为“公司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公司利益。”可以看出,97版同样是直指人心,2002版更是乏味而平庸的说教了。

那么,为什么2002版成了乏味而平庸的说教呢?原因只有一个,是因为2002版主要是公司企业文化主管主笔修改的。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他不可能具备侯总的襟怀和境界,自然写不出高于97版的文化细则了。但就是这个乏味而平庸的2002版文化细则,成为数万中兴人入职的必修课,成为数万中兴人的精神信仰和行为准则。

2007年8月15日离开中兴通讯前,2002版的文化手册还没有再修订过。这也说明,中兴通讯对于创业文化,真的已经遗忘了。2010年,史立荣总裁上台后,似乎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曾在公司掀起学习国学,特别是学习《孙子兵法》的热潮。这表明,中兴通讯已经在文化中迷失了方向,很难找到自己原本优秀的创业文化了。

时光回到2001815日晚上,中兴通讯总部文艺汇演正在华侨城华夏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本人和其他三位中兴通讯员工创作并表演的小品《如此整顿》赢得热烈掌声。这个小品讲述着一个荒诞的故事。公司因为会议太多太乱,就成立了一个会议整顿小组负责整顿。这个会议整顿小组召开了一个整顿会议的会议。在这个整顿会上,四位会议整顿小组成员丑态百出,有迟到的,有打电话的,有睡觉的,有相互推诿的,有提前溜号的,等等,所有会议的毛病都在这个会议整顿的会议上表现出来了。当会议结束的时候,会场只剩下会议主持人一个人了,他慷慨激昂的说,这次会议整顿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会后要继续开会,研讨本次会议提出的问题。这个小品惹来满堂欢笑,并被评为晚会的一等奖。但这个小品所给予中兴所有管理层的启示,好像微乎其微。类似的故事,在中兴通讯不断的上演着,直到今天的巨亏。

最后,想建议所有的中兴人,巨亏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自己找不到巨亏的根源。希望本文对于中兴通讯克服当前困难有所帮助。(张泰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