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2年10月14日,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约为2,472.63亿元人民币,增量环比下跌近三成半;而同期的外汇储备则大减608亿美元。今年7、8月外汇储备分别增加478亿美元、172亿美元.8月的新增外汇占款则高达3,769.4亿元,环比上升约72%.截止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近3.2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新增32,682.14亿元,月均为2,720亿元左右.外汇占款显示包括中国央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在内的金融体系因净结汇而投入的人民币.截至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达257707.62亿元,环比新增1306.8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创下近8个月以来的新高。外汇占款是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投放于实体经济的资金。
从去年底开始,受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影响,我国外汇占款波动幅度较大。今年1月外汇占款增加1409.22亿元,是增长最多的月份,可是在随后的4月、7月和8月却反常地出现了负增长,此次9月份外汇占款增长1306.8亿元,规模为年内次高水平。央行数据显示,9月份外汇占款比8月份新增了1306.8亿元,这是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后,首次恢复正增长,且创下8个月来的高位,仅低于1月份的1409亿元。 此外,央行22日发布的通知显示,25日,央行和财政部将进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操作量为500亿元,为期半年。这将为货币市场注入部分流动性。
央行10月18日在公开市场开展了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55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3.35% 和3.60% ,14天期逆回购继续暂停。上述交易员称,进一步凸显出央行延长逆回购期限,增加跨季跨节资金供应的意图,此举有望平抑季末资金面出现剧烈波动的风险。
2012年10月22日,央行进行了例行的逆回购询量,品种包括7天、14天、28天的逆回购和28天、91天正回购。目前二级市场上资金利率维持在较为宽松的态势。根据中国货币网的数据,截至22日上午11:30,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涨跌互现。14天以下的短期利率均小幅上行,其中隔夜品种小涨4.77个基点至2.2435;7天品种涨2.07个基点至2.7075%,仍然分别低于3%和3.5%的关键线。而14天品种小涨0.5个基点至3.39%,也低于一级市场同期品种利率。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将有405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而可供对冲的央票仅为190亿元。此外,本周将有逾千亿元财政性存款上缴,或对资金面带来一定的波动。
2012年10月2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910亿元,规模比上周四的300亿元略有扩大,但当天到期逆回购量达2270亿元,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1360亿元。而当天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小幅上涨,不过仍维持在低位,显示资金面比较宽松。24日,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大涨。 23日,央行开展逆回购910亿元,其中7天期逆回购490亿元,中标利率为3.35% ;28天期逆回购为420亿元,中标利率持平在3.60% 。但据统计,当天到期逆回购数量达到2270亿元,所以,央行在公开市场仍净回笼资金1360亿元。本周到期逆回购更是高达4050亿元,为今年以来逆回购单周到期的最高位。加上到期央票190亿元,若本周四央行不进行逆回购操作,则公开市场将净回笼资金2950亿元;若周四继续逆回购,但交易量维持稳定,本周也将实现资金的净回笼局面。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分析,美国QE3与日本第三轮量化货币宽松态势下大量国际资金流入、国内人民币升值外围资金避险进入和贸易顺差外汇占款正常增长等国内经济趋稳与房地产市场回升是造成此次外汇占款增加的主要原因。外汇占款增加,市场流动性将朝积极方向变化,削减了近期央行下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9月份超千亿元的外汇占款提振了市场的信心。预计,由于市场环境与9月份基本一样,加上10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强,10月份的外汇占款会维持在千亿元的水平,甚至会有所扩大。预计四季度外汇占款将继续保持在高位。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达25.8万亿元,也即9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新增1306.8亿元,在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后,再度回到正增长的轨道上。而且,9月份新增额也创下了8个月以来的新高。外汇占款反弹使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一定程度得到改善,短期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降低。但是从长期看,外汇占款低位运行将会是持续现象。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例如贸易顺差继续收窄等,将导致外汇占款持续少增,这势必对我国货币条件带来中长期的紧缩压力,从长期看,准备金下调仍有必要。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由于目前外汇占款大幅上升,月内降准的概率预期下降。而由于月中资金缺口较大,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上的投放量比上周有所加大。央行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不会引起市场流动性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9月份外汇占款大幅回升;双节前释放的流动性较多,需要回收;还有节后商业资金回流存入银行,市场流动性比较宽裕。未来央行或仍将维持较低水平的逆回购操作。未来央行逆回购操作量仍会维持和稳定在较低水平,在外汇占款继续保持正增长时,央行更不可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了。 在没有出现高通胀之前,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将以中性对冲为主,外汇占款是决定流动性的主要因素。逆回购发行规模下降是流动性宽松的结果,但不会改变流动性宽松的趋势。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在央行不断以逆回购方式投放资金的背景下,鉴于外汇占款减少的趋势当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观,再加上美国推出的QE3将推动资本外流,央行依然存在通过降准补充市场资金供给的必要性,但这个时间节点需要从实体经济的需要出发。预计9月下旬整体资金紧张程度不会显著加剧,但是资金的结构性波动必然存在。在未来货币政策的判断上,28天期逆回购重启并不意味着降准的可能性完全消失。但降准的时间点有可能要延至10月份了。今年春节前央行启动逆回购后,于节后宣布降准。
央行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6400.83亿元,7月这个数据为256575.17亿元,据此计算,8月外汇占款减少174.34亿元,较7月末负增长38.2亿元规模有所扩大。央行同时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末财政性存款余额为36201.77亿元,较7月末增加405.74亿元。目前外汇占款已是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今年以来,除1月和3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长超过千亿外,其他实现正增长的3个月增长规模在251—491亿元之间。8月份外汇占款和财政性存款导致当月流动性减少580.08亿元,继续7月份的资金双抽离状态,但较上月4312亿元明显减少。
QE3对中国影响利弊参半。QE3是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而出台的,而美国是中国出口的一个大市场,若真能起到恢复美国经济的作用,对中国自然有好处,美国经济恢复、需求提升对中国出口是利好。可是,QE3将使美元和美元资产的价格面临下跌压力,国际投资者可能会加大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资产的投资,热钱流入规模和速度或将升级,热钱流入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外汇占款增加。同时,近日发布的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基本面或将在未来出现回暖。对中国经济预期的改善,也是国际资本开始重回我国市场的一个原因。
由于美国大选等因素影响,近期市场上人民币出现短期升值,企业、机构加大了结汇意愿,带动了当月新增外汇占款走高。此前外汇占款减少,可能并不完全是由于资金大量外逃所致,也有部分原因是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企业结汇减少。近期,人民币短期升值带动了企业结汇,这应是9月份出现外汇占款“激增”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民币升值影响下,外围资金已经开始进入,并且这个因素的影响在10月就更加明显。当前的资本流入主要还是境外资金在美国QE3及其宽松思路的影响下,预期人民币上涨。但是人民币未来的走势在目前复杂的环境下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
根据收支平衡表,可以简单地得出“外汇占款主要由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热钱”等组成,后三项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影响外汇占款的增减。从2007年以来的情况看,作为外汇占款最主要的来源,贸易顺差对外汇占款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行业经验,四季度有西方的圣诞节,是欧美国家进口的热季,9月份贸易顺差开始抬头,为276.7亿美元,这也是外汇占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9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反弹,并创下年内新高,除了财政存款投放、理财产品回流导致存款增加较多外,外汇占款增加也是其回升的重要因素。同时,外汇占款反弹也将使得央行逆回购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短期内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也在减小,甚至有可能到年后再降准。
在我国人民币结束单边升值、经济结构调整、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的大背景下,从中长期看,外汇占款将持续低位运行,这一方面有助于减轻央行的对冲压力、增加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自由度。另外也给我国未来货币政策操作和应对提出了一些新课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关注和应对。此外,澳盛银行高级经济师杨宇霆指出,在美国持续印钞,亚洲前景相对乐观下,尽管内地经济增长减慢,但仍有超过7%的升幅。近期人民币兑美元亦升穿6.3,反映确有热钱流入,或有资金在股票市场抄底,若股市强势,会有热钱涌入。此外,内地通胀在1.9%水平已经见底,未来将回升至2%~3%。
国外热钱卷土重来“汹涌”中国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