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第三世界思维


告别第三世界思维
 
今天,资源流动,大整合主导大产业、大机遇甚至大财富。干大事,需要大智慧、大手笔。此时,思维之于我们个体乃至群体具有某种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市面流行: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维决定出路。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思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制脑权就是研究人类大思维的一部专著,在制脑权一书中,我反复强调制度创新活动对于国家城市乃至于企业的意义,并把制度创新与国家城市企业整合某行业最优秀的人才、最有竞争力的资源与技术创新和贡献最具有创意的思路;乃至于自动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资源整合需求以及解决方案作了关联分析。当然,随后的“创造性的自我复制”是必然结果。这种定性分析是出于长期的观察和直觉。
在印度的“柳传志”——纳拉亚纳(Narayana Murthy是Infosys 的CEO)——眼里,最大的“制度创新活动”就是跟国际接轨,就是彻底根除自己的“第三世界思维”,进入前沿思维模式,跟上第一世界的思维模式。纳拉亚纳说:“每天两次,我们不得不把自己第三世界的思维改造成符合第一世界的要求,无论现实环境怎么样,我们的行为都必须与世界级的、顶尖公司相一致。Infosys有能力在全球层次与强手展开竞争。”制脑权推崇的就是这样的CEO,Narayana Murthy就是一个超一流的CEO!还有多少企业的老板思维仍然停留在“第三世界”层面呢?
制度创新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意义已经上升到融资活动,政府对项目资助的具体要求活动之中。制度创新被量化是我们这个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
有人问我:制脑权为什么是当代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划时代的著作,我的回答是:《制脑权》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搞制度创新,这种创新活动涵盖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第三世界的思维不是特指落后国家,某些传统上的“发达国家”可能也停留在“第三世界思维”水平之上。如欧洲PIGS,它们在高福利上的纠结,可能导致经济金融的整体崩溃,危及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