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管理智慧有高招!


易经管理智慧有高招!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是最核心的哲学文化,易学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易经》是最早提出文化的概念。易经阐述了宇宙的本质,博大精深,5000年华夏文明的源头河水,被誉为世界四大经书之首,哲学之母,易经是《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哲学之父)的理论来源之地,科学和管理学之颠,从古至今都是帝王治国之法宝。
 
易经的起源于公元前8000多年,由炎黄最早的祖先伏羲根据龟壳图象发现了先天八卦。开启了中华5000文明之源头河水,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标志,文字作为人与人的交流工具,现代人与古代人沟通的纽带和管道,甲骨文是最早的中华文明的开始,从河南安阳发掘的甲骨文内容来看,甲骨文主要是用于记录八卦卜噬卦象和解说。
 
易经揭示了宇宙本质,事物由阴阳两部分物质构成,以其不同的结构方式形成了土金水木火五行特征的模块(或环节),阴阳相互对立统一作用,以五行相互生克制化的形式构成了事务的运动。其中“阳“代表强大主动的一方,阴代表弱势被动的一方,一般情况下阳胜于阴,但是要克制阳,必须用阴,称为“以阴制阳”或“以柔克刚”,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生表示一方辅助另外一方,向另外一方转化,并提供原始动力。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是:“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克表示一方制约另外一方,阻止另外一方发展,并提供克制约束力。
 
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讲究“以人为本、以德治企”。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缺文化、缺信仰、缺使命、缺品牌、缺战略的“五缺”现象,亟需引进相应的文化理念改变这一局面,而易学的“以德治企”就是一方良药,可以引导企业家不再“唯利是图”,转而重视提高企业家和企业每一位员工的道德素质,从而建立积极向上、同心同德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易经》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易道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涉及了领导、计划、预测、决策、组织、平衡、沟通、变通、控制、用人原则等诸多现代管理学中关注的问题。
 
谭小芳老师研习《周易》至今八年,从全然不信到惊愕不已,用自身的实践无数次地证实了《周易》用于预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中体会到这套学问的高深莫测,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编撰了这套课程,奉献给广大企业界的朋友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家们能掌握这个必要的手段,用来减少企业家的个人风险和企业的经营风险。欢迎进入著名国学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的《企业易经智慧培训》!
 
著名国学管理专家谭小芳老师(预定易经管理智慧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认为,读了易经真的很容易,易经真的很容易;只有走进乾坤的门户,才能转动易经的乾坤;秉承转化干戈为玉帛的原则,谋求永续经营的生存之道;参透人生最难得有情的真谛,永享回归原点的天伦之乐。
 
为什么中国文化能数千年生生不息?为什么中国文化具有如此强大的统摄化合的能力,连游牧民族也日渐认同,最后多融入其中?为什么中国的文化学术自春秋战国以来,有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最后却只有孔子的学说独步天下?为什么中国人对无形、无限、无量、无际、无上的东西能看得很明白,对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心领神会,能自觉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一种文化统合十多亿人,且无流无派浑融为一,原因何在?答案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易”。
 
说起《易经》,所有的人都会觉得高深莫测,难以理解。而事实上,《易经》是一本人人必备的人生指导书,它会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使我们避免成长过程之中容易犯下的过错,从而能够顺利地实现人生的目标。管理遇到问题时,可以将《易经》拿出来。顺手翻阅,翻到哪一卦,就看看哪一卦的卦象,和自己当前的问题,有没有关联?
 
依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基督徒翻阅《圣经》,佛徒翻阅佛经,管理者翻阅《易经》,都具有异曲同工的神妙。往往一翻,刚好就翻到自己所需要的那一章节,而文中所说,又对眼前的问题有所启发,实在是十分神奇。没有必要,不一定要勉强这样做。实在想不出来,一直想下去也没有用,不妨试一试,翻阅《易经》,说不定答案就在其中。
 
日本在60年代学习研究《孙子兵法》,70年代学习研究《三国演义》,80年代学习《易经》,其核心就是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被誉为"经营之神"的著名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其管理哲学就是中国的《易经》。他把"生生之谓易"的哲理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得松下电器工业公司在世界最大工业公司中排名上升到第15位(1987年),在日本仅次于丰田。在亚洲后起的"四小龙":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南朝鲜),同在儒家文化圈内,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易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韩国的国旗上,甚至标上象征《易经》的阴阳太极图和八卦中的四个卦:(乾)、(坤)、(坎)、(离),可见其影响之深。
 
相当于《易》的乾卦。这是笔者在一线市场实践中经常提到的,必须要有一定的量,才可能产生有效性,古人说过:海深而鱼龙生,山高而神仙至。大量的水形成海洋,里面才可能有这鱼那虾的小东东,才有干货,你本身就一毫升的水,还想海豚出现在里头,可能吗?所以大树法则要求市场操作者一定要有市场容量的研究和把握,市场容量的研究为确定市场份额提供了目标数据支持,然后才能确定本企业的市场销售目标和行销策略!
 
国学中,易经是最神秘最玄的哲学,连三十六计都是在易经基础上演绎的结果。易经的很多思想跟战略管理存在逻辑的一致性。易经被世人视为占卜算卦的迷信,但是“卜”本身就是“择”的意思,古代“卜”就是日月影,古代用标杆测日月影,测量那个日影就是测字,记录下来就是卦。而测日月影的目的是为了“择”。是为了选择合适的时机、位置和天气来考虑农事。这跟战略管理的本质是一致的:战略是根据企业环境来做“选择”。与易经也是根据环境来判断如何选择“农事”的时机和位置等。它们都是选择的学问,这就是两者的相同本质。
 
乾卦分为六爻,分别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和上九——不同阶段意味不同的游戏规则和选择手段以至于不同的结果。同样,战略也是讲究时机的。在初九阶段,需要“潜龙勿用”,时机不成熟不可以冒然行动,要坚忍和坚定信念,盲目修炼内力,将“龙气潜藏于渊,将龙德隐形于内”。很多人在时机不成熟时候自己创办企业,或者企业在时机不成熟时候贸然实施新的战略往往导致失败。马云在推出淘宝网之前,连自己公司的人都还不知道公司在开拓该业务,所有的新战略实施人员都被关闭在一个隐蔽的房子偷偷试验该战略业务,因为它面临最大的竞争对手易贝易趣很可能将之扼杀在摇篮之中。
 
《易经》认为:阴阳二气相反相成,相得益彰,阴阳的相依并存变通和合的关系,也是其他等价的观念如刚柔、动静、虚实、有无、上下、表里、新旧、损益、寒热、升降等的模型。由于阴阳关系的普遍性、多重性和互相转化性,任何整体事物或事件,均可析为重重叠叠、层层蕴含的对称依存关系。透过这种思维方式和模型,我们才能深入理解事物变化的契机,真正掌握管理之道。
 
企业管理中,有管理者与员工的矛盾,也有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方式的并合,这些都说明了事物的一阴一阳的辩证属性。《易经》管理的太极理论讲的就是双方的平衡和融合。在天、地、人三才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管理的核心一定是人,以人为本大家都在谈,但关键是怎么做。《易经》的管理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企业管理极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总之,谭小芳老师希望各位通过易经的学习,改善自己的企业管理与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