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拥堵之痛


进入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虽然假期尚未过半,但是一种现象却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这就是高速公路出现史上仅有的大拥堵。而通常来说,高速公路的结构与功能,决定了它就是快速大通道的功能,高速公路个别路段、个别区域出现拥堵不是问题,但是高速公路出现大面积的拥堵,一般来说肯定是我们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这样下结论?只要看看拥堵的起、终点以及拥堵的时间段就不断发现这个问题。从拥堵的起点来看,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博者亲身经历,这个堵塞,首先是发生在收费站。虽然面对从今年10月开始重大节假日小客车高速通行免费,但是,各地起初是有保留的,有保留的结果是应对不足,于是一个问题是,虽然7座以下小客车免费通行,但是仍然要停车取卡,到了目的地仍然要停车交卡,于是,收费站变成了最大的堵点,成了真正的关卡。这反映了地方管理部门对于中央的政策执行问题,或者说是创造性执行不到位。把节假日和免费通行这两个都可能带来大流量的交通问题估计不足,应对办法不力,仍然采取传统的收费管理方式,必然会带来拥堵,或者说,不拥堵那才是不正常的。

其次,从拥堵发生的时间节点上,是节假日这个特殊时段。特别是叠加了免费通行这个因素,客观上加剧了拥堵,使之成为这首个免费高速通行的一个热点。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每逢佳节倍思亲,遇到中秋这样传统团圆节日,再加上国庆七天长假,今年这个双节叠加假日最长。国庆当天,博者在一条并不重要的高速路上看到来自千里之外的私家车,而来自于邻近省份的小客车则几乎是高速上的主要份额。这条平时很难看到车流的高速路一下子铺天盖地都是车!可以想见,今后这样的情况,绝非仅此一次。不过条条大路通罗马,如何根据车流量实行源头管理和适当分流,特别是把提前预警和适当的分流措施很好的搭配,让高速公路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充分发挥好其他国道省道的分流作用,缓解高速堵车之痛,应该是管理者应尽之责。

再次,提高驾驶人员的素质也显得十分重要。应该说,今年十一出现的高速公路之堵,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驾驶人员。回乡、探亲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按规矩行车、缺乏礼让,必然加剧堵车之乱象。高速公路更应该讲究交通规则,但是,博者亲眼所见,很多小客车在高速公路上争先恐后,变道根本不给前后车信号,让前后车都毫无防备;大车流行驶中左冲右突,不知道是赶时间还是显示车技?应急通道被一些车辆长时间占用,想象不到一旦车险交通事故堵塞,救援车辆和人员如何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以说,高速公路的拥堵在另一个方面见证了国内驾驶员尤其是私家车驾驶人员的基本素质!也在另外一个层面验证了交管部门在驾驶人员的技术特别是交通规则意识的养成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

拥堵已经发生,并且随着假日的远去很有可能被淡化。但是,这个问题已经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让管理者不得不重视。人类的聪明之处,在于不会重复犯同一种错误。针对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保持高速畅行才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