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的理性和主动——“大学应该如何念”之一


大学生活的理性和主动——“大学应该如何念”之一
这几年从事职业咨询服务,同许多大学生朋友进行交流,发现有个很集中的问题就是,很多大学生对大学时光该如何度过有着很多的盲目性。经常会听到他们懊悔自己大学四年的虚度,在专业的选择上过于草率,没有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与认识社会相结合,以致在毕业之后对于就业挑战缺乏充分的准备。面对他们关于职业前途的疑惑,我一方面痛感国内高等教育存在严重问题,同时也从社会用人层面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思考。这里试着就“大学应该如何念”的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和整理。
由于连年的大学扩招,现在上大学并非很难,但如果不能在上大学之初就明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大学的时光转瞬即逝,毕业的时候因为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而悔不该当初,可就实在太晚了。为了避免这样的被动和遗憾情况发生,就必须从入学的时候起,就要坚持理性和主动上大学的正确态度。所谓理性就是大学阶段的实质是职前的准备阶段,上大学的目的从形式上说是要得到一张大学文凭,而实质上却是要在大学环境的帮助下,完成职场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准备,使自己在毕业的时候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
许多人认为现在上大学虽然不难,但上好大学难,而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自然就没有好前程了。这样的逻辑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还是存在严重片面性的。在社会实践中,大学文凭在职业选择的时候所起到的作用,无非是一个敲门砖。在入门的时候有好的学校背景会获得一些加分因素,但入门之后文凭的作用就迅速被弱化了,是否能够被用人单位认可乃至重用,靠的是真才实学,是能迅速适应岗位、胜任工作、实现价值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而这一切,并非是一张名牌大学文凭所必然具备的。因此,即便你并非名牌大学出身,只要能具备这里所说的后一条,就完全有可能在职场中获得成功。因此,那些无缘名校的同学(这些毕竟是大多数)完全没必要自我贬低,只要及早地瞄准职场的现实需求,扎实地强化和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绝非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理性,别让虚假的表象所迷惑,前途的光明与否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谓主动,强调的是不要被刻板的传统和教条所束缚,更不能自我放纵,无谓地挥霍宝贵的时光,要珍惜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大学的生活必须要严格个人自律,很多人习惯了中学时被严格管理,进了大学校园后没了硬性约束,就盲目享受起大学生活的快乐自由,以致当毕业的时候面对社会挑战却一片茫然。这是很多年轻朋友的惨痛教训,其症结就是没有及早确立积极进取的价值观所致。这里所说的价值观并非是空泛的大道理,而是自己今后人生的积极取向和良好心态,这是未来人生快乐和幸福的基本前提。大学生已经进入成年,必须自觉习惯自我约束,尽早适应职业预备阶段的严峻挑战。如果能在大一的时候就对未来的职场挑战进行未雨绸缪,日后毕业面对求职选择的时候,自然就会主动从容得多了。
这里所说的主动,既有防患于未然,对就业挑战早做准备的意义;也有在专业学习方面清晰定位、合理规划,让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淀丰厚扎实,做到课程内容的合理优化,力求使大学时光的性价比实现最佳的效果。比如,对规定的课程应该选择性地上,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应付过去就可以了,而自己有兴趣、可开拓视野、丰富自身知识内涵的课程,即便是选修的或是课外的讲座,也要予以足够的关注,没必要充当老师的驯服工具,去盲目寻求组织的肯定、校方的赞誉,这样务实的求学态度才是理性和主动务实的,也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真正有担当、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