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的短板
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决定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构成木桶的木板中最长的一块,而是最短的那一块。早在2000年,笔者就概括构成一个成功的“硅谷”的“木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专业人才群体、人才培养再培训基地、创业激情、创新精神、不惧怕失败的精神);
2、企业经营(商业计划、商业模式、管理班子、持续创新能力);
3、商业环境(专业化、开放式生产方式、协作配套观念和能力、产业链条);
4、金融环境(融资能力、金融创新能力、风险资金及退出机制、科技板市场);
5、法制环境(自由企业制度、完善且配套的法律、鼓励创新的分配政策和法律保障);
6、流动性(人才、资本、股权、信息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具有高度的流动性);
7、社会文化(人的观念革命、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商业文化对人才是否具有吸引力);
8、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腐败)。
对照上述要素,我们简要分析一下光谷的情况:
第一,人才方面。光谷十分注重技术人才的引进,对技术人才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但是,对于市场营销、财务、资本运作和管理团队的人才则没有任何激励措施。
第二,企业经营。技术人才在制定商业计划,设计商业模式,组建经营管理班子,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和经营方面,具有先天不足。如果不能给技术人员及时配置经营所需要的其他人才,所谓的技术精英最终将面临破产。
第三,商业环境。除了对政府部门提出高效要求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产业环境,企业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之内找到足够的行业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人才、专业设施、配件、市场服务人员等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四,金融环境。光谷争取到了一些比较有利的条件,如政府补贴、优先上市、新三板、集体打包融资等等。但是,区域内融资能力、金融创新能力、风险资金及退出机制等等,还无法满足创新性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第五,法制环境。在形成自由企业制度,制定完善且配套的法律,鼓励创新的分配政策和法律保障等方面,光谷希望有所突破,但是,这是光谷无力独自完成的。
第六,流动性(要求人才、资本、股权、信息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尽管光谷希望打造这样的优势,但是,实际上,光谷还没有形成这个优势,要确立这样的优势,对光谷而言,前路漫漫。
第七,社会文化涵盖许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的观念,整个环境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以及当地商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等等。光谷人的观念也许是开放的,政府官员在文件中都写进了容忍失败的文字,但是,即使如此,光谷对118万在武汉求学的学子来说,吸引力并不强大。
第八,关于政府所应该起到作用,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但是,光谷在中国大陆,政府显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腐败等等。焦点在提高服务企业的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在这些方面,光谷的工作还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