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奶牛的错


近年来,笔者在工作之余读了一些西班牙语的原著书籍,发现了一本好书:《La culpa es de la vaca》——《都是奶牛的错》。可以视为“心灵鸡汤”。闲时读几篇,掩卷思考,对于平静心情、去除烦躁有一定的功效。
在网上搜索后,发现国内目前还没有中文的版本,便心血来潮,试着有选择地翻译几篇,贡献出来,与各位读者共赏。
 
 
都是奶牛的错
 
编者按:本文是由Fernado Cepeda在其《时代》杂志刊登的梗概,是一个特别优秀的指导性文章,它展示了与我们行为相关的错误分枝走向。
 
为了将哥伦比亚的皮革产品促销并出口到美国市场,监制公司的调研员决定与哥伦比亚两千家的百货公司代表进行见面。调查的结论是:相关的产品价格太高,而质量却很差。
调研员于是问厂家。得到的回答是:那不是我们的错;皮革厂要交纳15%的保护性关税,以阻碍来自阿根廷的真皮进入。
接着,他问皮革厂主,他们回答说:不是我们的错;根本问题在于屠宰员,因为他们才造成了真皮质量的不好。由于牛肉销售,他们挣得多,付出的少,真皮质量对他们来说无所谓。
于是,调研员怀着极大的耐心,走访了屠宰厂。在那里,人们对他说:那不是我们的错;问题是,由于牧场很少花钱用于消灭牛虱,另外,为了防止丢失,他们给所有的牛皮都盖了戳,实际上也损坏了牛皮。
最后,调研员决定走访饲养员。他们也对他说:那不是我们的错;那些愚蠢的奶牛为了解痒,就在带刺的铁丝网上来回地蹭,导致牛皮质量不好。
结果是,这位外国的调研员作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结论:哥伦比亚皮革产品无法在美国市场竞争,因为他们的奶牛太愚蠢!
(译自《La culpa es de la vaca》——《都是奶牛的错》)
 
译者评:
遇到问题就归咎于客观因素,这几乎是每个人、每个生产经营单位的本能。但是,如果真想解决问题,那就应该把主观因素也考虑进来。客观因素固然存在,但如果人的作用体现不出来,不发挥主观能动性,等着问题自动被解决,那岂非是滑稽可笑?
推诿扯皮,是解决问题的最大绊脚石。
当年,大庆油田的王进喜曾经说过:“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