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不是中国的孔雀翎


  在古龙的小说里面,秋水山庄有一个天下第一的暗器---孔雀翎。江湖传闻,孔雀翎发出的时候,天地间无比的绚丽耀眼。然后,你会在一片光芒中看到她到了你的喉咙上。孔雀翎的致命就在于她的光芒。事实上,秋水山庄的孔雀翎很早就遗失了,可是各代庄主都严守这个秘密。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依靠。终于有一天,他们真的遇到了麻烦,于是打开密室寻找孔雀翎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特大的秘密。古龙用“孔雀翎”作为七种武器的一种,象征着“信心”。

  中国经济持续的增长了N年了,体现在GDP上,我们不断的创造记录。问题是,这个GDP持续高增长的光芒是否掩盖了什么?当危机被忽略的时候她就会有机会膨胀甚至变得不可收拾。

  现在我们看到了光芒背后的阴影:纯粹投资拉动的经济带来了产能的供过于求造成通缩;因为没有效率或者效率不高的投资造成投资的低效率和金融风险的聚集;挤出了民间投资带来了寻租空间。。。

  更为致命的,随着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不断铺开摊子,中国的资源全面紧张,本来可开采量不足的资源越发紧张,于是中国开始不断的在全世界寻找和购买资源,带来投机客趁机炒高石油、矿石。。

  凯恩斯的扩张性政策是有前提的,我们用计划经济的思维+不断的持续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维系GDP的繁荣,同时让我们积累的风险越来越大。当投资难以为继,当资源的消耗难以为继的时候,就会迎来风险的集中爆发。

  在市场经济里面,政府的职能不是搞经济建设,而是公共财政。从《行政法》的出台,到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看出政府开始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GDP是重要的,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能力。但是,GDP又是很局限的,难以反映就业、生活满意度、社会公平。。方方面面。那些认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带来多少就业的数据纯粹是天方夜谭。因为GDP的组成不同导致没有确定的结论。

  对于经济增长的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老百姓对于生活满意度的感受。当苏州附近的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金甚至2000美金的时候,那里的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实质的提高。因为地方政府对于外资的优惠政策和加工贸易的实质不能很好的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GDP是必要的,但是不应该成为中国经济的孔雀翎。古龙之所以用孔雀翎比喻信心,是因为,在知道丢失了孔雀翎的时候,秋水山庄的人还是用自己的实力和工作化解了危机。那个作为他们信心的最后底线的孔雀翎被他们自己的内心的信心成功替代。

  什么是检验政府对于经济建设的成果?不是GDP。而是老百姓的生活满意度。是老百姓对于生活水平提高的感受,是老百姓对于环境的满意,是将教育产业化回归公共财政的公平教育,是更加透明的财政收支,是政府的依法行政,是对于金融风险的充分认识和化解。

  即便需要一个信心,GDP也不能作为参照物。当孔雀翎发出的时候,天地间的绚烂掩盖了她的危险;当GDP成为了一切政策和政绩的依据和追求的时候,风险不期而至。

  我们不需要孔雀翎来增强自己的信心,正如我们不需要借用GDP的光环来掩饰矛盾遮盖风险。

  一个让老百姓满意的政府是个好的政府,一个让社会体现公平的政策是个好的政策,而不是虚无的GDP那个生硬的冰冷的数据。

  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完成政府职能转变的时候,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和养老制度需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政府从经济建设中淡出,真正的关注民生,才是真正的实现了经济的实质性的增长。尽管也许会带来GDP数字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