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阳光
董丹
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大致讲的是西方国家的一个民族传统,当孩子具有一定分辨力的时候,父母便会给孩子一本涂有蜂蜜的书籍让其翻阅。孩子固然看不懂书中的文字与内容,但是却在这个过程中尝到了甜蜜,从而会爱上“翻阅”书籍,爱上读书。因为自小,读书,对他们来说,是甜蜜与快乐的回忆。
而在我们中国,每人都耳熟能详的只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给我们的初印象只有“苦”与“累”。试想,“苦”与“累”的事情对谁来说不是“能免则免”、“能少做就少做”的工作?
南京大学李振明教授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搜集数据,并加以分析,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怕”的现实:地大物博、知识文化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恰恰是全世界读书量最少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作为一名教师,假若我们本身不爱读书,自然不会培养学生们多读书的习惯。亦如李教授所说,除了教材,除了练习册,除了作业本,我们的学生恐怕很少主动去读别的书。不读书,即无作为。长此以往,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精粹或许就会流失很多……至彼时,于我们教师本身,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故,教师应改变自己,变“教”为“学”。学习读书,爱上读书,从而帮助我们的学生爱上读书,爱上学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