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被轰:板凳与心灵鸡汤?
于丹被轰下台,并且是在时常突兀表达心绪的北大。这说明什么?真是于丹过于令人厌恶了?其实,中国的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于丹不过就是一个素质精良,口才了得的文化明星。倘若她要是在美国,不过就是一个文化娱乐类节目的脱口秀主持人,这本来没什么可指责的,大众总是需要娱乐与文化享受的嘛。
可于丹却偏偏跑来中国,当着本来就从生活现实中憋了一肚子气回来的大众,大肆推销莫名其妙的心灵鸡汤,这不能不引起大众观感的极大抵触。中国的问题其实并非整体社会的富裕与贫穷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对峙,而是极大的不公、不均与不安所导致的极大的不满所致。于此,于丹不识时务地跑来兜售心灵鸡汤,当然就会不合时宜。大众成天里忙于买菜做饭,养家糊口,应付飞涨的物价与黑心的市场投机,没工夫搭理你,可北大历来致力于培养层出不穷的神经病群体就不同了,他们有的是闲暇来指责你于丹之流,那种唾沫横飞而过于不顾事实的胡言乱语。这种事情的发生只能表明,在现在的中国,空空如也的奢侈神话已没有了市场。
中国的事不是能够按照理想主义的教条所能一一解答的。只顾改革发展障碍并不能解决中华民族所面临的疾苦与困惑。事实上,发展越强劲,民众处境困难的状况虽有所缓解,但随此而生发的不公与分配乱象就越演绎得猖狂。
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其实,谁都知道孔夫子到底是在说什么,可就是没人愿意动真格的把中国的不公乱象改上一改。
安贫乐道何其难也,疯狂找钱终将不保。中国的发展之殇、不平之怒,不均之患非要到一个怎样的地步才能被人们提上议事日程来加以解决?没有人能够知道,但听腻了心灵鸡汤的北大式敏感却急不可耐地跳出来轰走了于丹。
致富人群和得意的大腕们不管这些。反正不管外面下多大的雨,照常在屋子里高朋满座,喝酒助兴,这当然会引起一阵高过一阵的喝倒彩与骂骂咧咧。
十八大代表说了那么多的话,但有一句居然会说到人们的心坎上去了,就是与人民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的觊觎式说法。
如果老百姓都还坐在低矮的板凳上啃红薯,惦记着无数的生计忧患,可我们却全都坐在高高的沙发上海阔天空,你说,这人们怎么肯为我们的子虚乌有与没心没肺而欢呼鼓掌呢?
中国的百姓什么时候能够端坐在高板凳上,打心眼里惬意地品尝着美味的鸡汤,那该才是一副比富裕神话更加美妙的图画咯!
中国的问题不是非得要为老百姓发多少钱的事,更不是非得要为老百姓勾画出一幅多么美好的海市蜃楼。中国的事就是这么简单,你总不能天天数钱都快累死了,却让百姓连你兜里的钱到底长成个啥样都看不见一眼吧。
公平社会与均衡社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够影响中国事态的人们到底愿不愿意拿出诚意是一件说不清的事,剩下的就只好让诸如北大会堂里的叫嚷与人们时不时发出来的恶搞调侃来予以准确的诠释咯。
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