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版《道德经》连载(二十七)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这一组排比围绕一个核心:善为者,无为。善行者不行,所以没有痕迹,不出户牖观天下;善言者不言,圣人行不言之教,所以没有漏洞,找不到可以责备的地方;善计者不计,圣人与道合一,抱一为天下式,不二,更谈不上三,哪还用得着筹策之类的计算工具?善闭者不闭,无门户当然无需关楗,无关则无开,道大行于天下而天下莫能知。善结者不结,一切结合皆自然之作,人为之力当然不可解,若解,当属自然解之。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所以圣人一直善于救人,善救人者,不救也。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救人,故无弃人。弃与救相对存在,无救则无弃。圣人一直善于救物。善救物者,不救也。不救,则无弃。圣人不救,称之为常明。常明者,一贯地智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所以无为者,为者之师;为者,无为者之资。资者,用也,为被无为所用。世之为者,乃道之无为所安排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不崇尚无为,不珍惜有为,即使聪明也是大糊涂,这是道之奥妙的核心。这个核心到底是什么呢?无为因有为而衬托出贵,有为因无为而衬托出其资用。它们都因为对方而存在,你无法离开有为谈无为,也无法离开无为谈有为。所以,走无为极端或走有为极端者,虽智大迷。圣人无为而有以为,有为而无以为。什么都可以不做,但始终跟道在一起运行。什么都可以做,但只是顺势而为,应境而生,他的内在保持不被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