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美国生活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刘建江(2012-11-18)
网络上留传了一篇引起广泛关注的文章:“中国人移民美国后各种不习惯:吃穿简直太便宜了”,此文反映的当然是美国的基本现实,然而在美国生活昂贵的方面,作者却是忽略了。
原文作者特别强调:美国生活实在是太便宜了:“无论在美国的城市还是农村,遍布着沃尔玛、沃格林、西尔斯、温迪克西等知名连锁超市。在这些服务全美绝大多数人口的超市里,食品价格一概很便宜:一瓶2升的可乐不到1美元,1个8寸的比萨饼只要2美元有时特价1美元,1磅香蕉不过0.7美元,1磅(约0.9斤)上好的瘦猪肉只要2.6美元,1磅大龙虾不到10美元,一桶(400毫升)哈根达斯冰激凌只要3.5美元,一袋(可供一家四口吃一顿的)面包不到2美元……除了“吃”很便宜以外,“穿”也便宜地惊人:1件T桖不到10美元,1件品牌衬衫20美元,1条国际名牌LEE牛仔裤不过30美元,1双品牌运动鞋一般不超过40美元……与超低的“吃穿”开支相比,美国普通居民的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美元,花几十美元可以采购家庭一周所需的食品,花几百美元可以购买一年所需的衣服。”
然而,作者却忽视了美国另一方面高昂的生活成本,也将是中美强烈反差中“不习惯”的:其一,每年必交的高昂房产税或高昂的房租;其二,高昂的大学学费;其三,陪伴一生无处不在的高保险费;其四,远高于中国的巨额医疗费;其五,高昂的知识产品消费;其六,偏高的汽车维修费。
事实上,在美国生活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一、美国的居住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1、每年需要交纳高额的房产税
很多人去比较中美之间的房价水平,横向比较之下,在美国的房子实在是太便宜了,在安娜堡,20万美元能买一栋好房。8月,一位中国学医的访问学者在朋友的带领下去参观过一栋待出售的房子(别墅),45-50万美元的价格,有近400平方米,有大约5亩的花园,真是不贵啊!
然而美国的房子是要每年要交房产税的,各州税率不一,数量是房产估价乘以一个税率,最低的只有0.2%,最高的可达4%,不过大多数州房产税的税率在2%到3%之间。另外,房产交易时还要交纳交易税,交易税一次性过户时交齐,约为房价的2-4%,一般由买卖双方平分。在中国,有房产的人认为房价上涨是好事,然而美国房价上涨却会带来房产价值的增值进而导致房产税的上升,直接的结果是居住成本上升!
在美国住一栋价值50万美元的房子,若按2%的房产税来交纳,平均需要每年1万美元。在教会了解了几位当地居民的情况,他们每年交纳的房产税大约在5000-7000美元之间。所以美国家庭基本上只有一处房产。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若中国也象美国一样交纳房产税,按2%来交纳的话,以北京平均房价两万的100平方米小三居室来计算,每年需要交纳4万元的房产税。
2、没有房产的人需要支付高昂的房租
没有房子怎么办,那得租啊!我所在的小镇,被称之为安村,因为在密歇根大学,这个小镇变得很繁荣。在美国,有许多小区的房子,是专门用来出租的,反映了这个工作流动性很强的国家的特有形态。因为中国留学生的涌入,直接推高了这里的房租水平,即便如此,还是一房难求。
8月前与人合租住Windermere Park,是两室两厅两卫的房子,房租每月1200美元,水费固定为每月39美元,电费与天然气使用费每月基本上是50美元,另要交纳财产保险费每月大约10美元。算一下,每月房租大约到了750美元。
然而,7月接到租房中心通知,从9月开始,我们的房租将上涨至1480美元,续租则优惠100美元。事实上,从8月开始,安娜堡小镇的房租基本上上浮了10-20%不等,10月份又进一步上涨。这一方面反映了美国经济在复苏,另一方面确实是密歇根大学的影响力,国际学生越来越多。
若三口之家来这里生活,住一居室(事实上,还是不合规定的,因为美国人要求必须给小孩一个单独的房间),现在的房租基本上是850美元。比较中国的房租而言,实在是太贵了。
3、定期的房屋护理成本
房子是要护理的,护理成本很高。上面提到那栋待售的别墅,我朋友是感叹,真不贵。然而除了浮动的房产税之外,另一问题接踵而至。
自己不经常住的房子,除草怎么办?花园的打理怎么办?冬天大雪,房屋前面的路的大雪谁来清扫?
你不除草没关系,自有机构来除草,他们会给你寄费用帐单的。大雪呢,若因为你没及时清扫门前的大雪来导致路人摔倒受伤,你是要受连带责任的。中国有句古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在这里,你是得真正扫的,否则,许多人会来管你。
二、美国的大学学费实在是太贵了
当我们比较了美国大学的学费之后,高昂的居住费用已经是小巫见大巫了。美国中小学实施的是义务教育,有免费的校车,中小学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可能是国内同类学校无法比拟。例如,安娜堡一所普通的初中,可以拥有三个足球场。
然而,大学费用却是自费的,而且是很高的。密歇根大学不同学院学费有不少差距,商学院的学费是很高的,学士阶段的学费每年约为5.65万美元,法学院的学费大约是5.2万美元,州内学生大约减免一半。这样的学费水平,远远超过了密歇根大学家庭平均年收入水平。2011年,密歇根州有大约25%的家庭年均收入在4.8万美元,较上年度的5.2万美元有所下降。这样的学费水平,已经接近国内内地不少商学院EMBA的学费了,即使是如长江商学院、中欧商学院及清华、北大的EMBA学费,也不过是这里本科生两年的学费罢了。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年均学费大约是2.8万美元,比密歇根大学要低一半左右。这也体现了美国不同层次大学学费的巨大差异。即便如此,这一学费也相当于上海财经大学MBA学费(9万)的两倍了。
比较而言,中国大学实施收费制度之后,本科生学费是10余年没有变动过了,地区不同层次大学的学费受物价部门所管,通常差距并不大。比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沙学院学生的年均学费,差距通常很小。差距体现在学校内部的专业上,国内医学和设计艺术类专业的学费相对是偏高的,大致在7500-10000元之间,但整体上,也不至于达到城镇家庭平均年收入的水平。
总结来说,美国的大学真是奢侈的投资品。中国大学实施大众教育,将这样的奢侈投资品迅速变成廉价消费品,这是否也是当前大学就业难、弃学、厌学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美国无处不在的保险费实在太烦了
在美国有句俗话,有两个东西会伴你一生,一是税收,一是保险。税收与我们无关,而保险却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中国访问学者(J1),每个月必须交纳保险费99美元,而访问学者的家属,根据不同的年龄及性别,现在的保险费上涨到每个月300多美元,那么三口之家在安娜堡的保险费已经达到650美元左右的标准,这可不能折算成人民币了。若按人民币来计算,一个月就是4000多元哦。
汽车保险每个月大约60-70美元的标准。一些房子还需要房屋保险。算一算,这个成本有多高?
四、美国医疗费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
因为有医疗保险,所以高昂的医疗费往往被忽视了。中国看病难是社会问题,然而比较而言,美国看病的费用要远高于中国了。
朋友因为交通事故而住院,在密歇根大学医院呆了2天,做了两个CT,其中一个是出院后20天做的,后来寄了帐单过来,总计2.7万美元。幸好有医疗保险啊,否则会被破产哦。听一位学者说,去年一位朋友的家属因为没有医疗保险,做了一个胃镜检查,花费了5000美元。
是不是可以说,我不去看病啊?在美国实施的是先看病后付款的方式,你有紧急病情,医院会给你治好的,不象中国要先付款后看病。帐单以后会寄给你。
但是,一般人会忽视的是,不是有医疗保险么?有免费医疗么?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的数据显示, 美国医疗保健支出2007年为2.7万亿美元,2006年为2.1万亿美元。
奥巴马致力于推进全民免费医疗计划。奥巴马的医改计划至少需要1万亿美元以上的支出,勒维医疗集团副主席甚至认为需要1.5至1.7万亿美元的资金。奥巴马2009年2月向国会提出10年内建立6340亿美元的医改准备金,6月份又追加3130亿美元,再加上经济刺激计划中的590亿美元,筹资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
免费医疗当然好啊,然而这个免费的费用又最后由谁来承担呢?巨额的医疗保险费,巨额的政府赤字,最后是由自身来承担的哦。
五、美国的知识产品价格实在是太贵了
大家最清楚的是正版软件的价格,中美差距实在太大。中国许多地方,许多使用者,甚至没有正版的概念,花5-10元就可以买回一个操作系统,一个WORD软件。2012年,微软公司宣布购买Windows 8系统的DVD套装,价格为69.99美元(约合人民币437元)。
音像制品呢?在安娜堡儿童商店,一张白雪公主的碟片,要14美元,这是老版本动画的起价了,一般新版动画光碟标准在20美元左右。
那么著作呢?一本小孩小小的图画书,动不动就是十几美元以上。学术专著,150页左右基本就到了50美元以上了。初中的地球科学教科书,要70多美元(简单折算要450人民币)哦,这一本书相当于国内初中一学期的教材费吧?敢情这是中小学学生通常不配备教材的原因之一?
六、美国的车辆使用成本实在是太揪心了
美国的汽车购买费用与中国相比实在是太便宜了,正如美国许多食品一样。国内的迈腾车的购买成本,这里可能达到大奔级别了。然而车辆的使用遇实在的太贵了,且不说高昂的汽车保险费,单是这车辆修理与护理费却是一般人所不愿承受的。随便换一个什么小零件,动不动就是好几百美元哦,因为人工成本实在是太贵了。汽车维修如此之贵,以至于许多车主听任被撞坏的车子外表,甚至不惜用胶布粘住前面被撞松的车盖。
当然,不可否认,比较中国,美国吃穿实在是太便宜了。但是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美国生活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整体上,基本上是不能用国外产品来进行替代的产品,在美国的使用成本均远高于中国。
原文作者曾列出了中美强烈反差中的十个“不习惯”: 1、“不习惯”天天蓝天白云;2、“不习惯”空气没什么灰尘;3、“不习惯”美国人太有礼貌;4、“不习惯”开车总是让行;5、“不习惯”吃穿价格太便宜;6、“不习惯”食物多是“(有机的)”;7、“不习惯”自来水可以直接喝; 8、“不习惯”小城镇也有沃尔玛和麦当劳;9、“不习惯”城市的周末冷冷清清;10、“不习惯”冰水永远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