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全程监督对批条子走后门的官二代富二代管用吗?
栗彦卿 2012-11-21
今日新闻,说北京的事业单位今后招聘时,要全程录像,纪检全程监督。原文如下:
北京事业单位招聘面试须全程录像 纪检全程监督 2012年11月21日北京晨报
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命题人员要签订保密协议,面试必须全程录像,笔试试卷和面试音像资料保存至少半年,整个公开招聘过程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昨天,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消息,进一步规范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避免暗箱操作。
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
继去年发文明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细节之后,市人力社保局昨天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必须坚持信息公开,包括定向招聘、专场招聘以及各种人才招聘会等,都应在市人力社保局网站发布招聘公告。纪检监察部门将全程参与和监督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过程,通知明确,这将作为开展公开招聘工作的一项长效机制,严格落实。
按岗位特点分类命题
其中,需通过考试的方式招聘工作人员的,考试命题应坚持“为用而考”、突出选拔性、题量适度等原则,围绕岗位需求,突出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进行分类命题。命题机构、命题人员及组织考试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保密规定,认真履行保密职责、签订保密协议,对泄露试题、涂改成绩等违纪者,将按规定追究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并取消相关考生的考试和聘用资格。
通知特别提到,面试必须全程录像。考试结束后,笔试试卷和面试音像资料由考试组织单位妥善保存,保存期至少半年。
面试人选按比例确定
通知要求,笔试和面试成绩实行百分制的,原则上合格分数线不得低于60分。面试人选应依据笔试人员的成绩由高到低、按照1比3至1比5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达不到规定的竞争比例、且招聘公告未作说明的,可按实际入围考生进行面试。考生的综合成绩,应由笔试和面试成绩按照不同岗位特点确定的权重合计而成。考查人选应依据考生的综合成绩择优确定。
为防止通过递补或调剂走后门,通知明确,考试或考查后出现岗位空缺、且招聘公告中未作说明的,可以从同一岗位考试合格的人员中,按照考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递补。没有递补人员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从同类岗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相近专业考试成绩合格的人员中进行调剂。需调剂的岗位应在本单位网站公示不少于7个工作日。考试成绩合格、且符合调剂岗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参加调剂。面试或考察人选,应依据参加调剂考生的成绩、按照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确定。(记者 姜葳)
栗彦卿的评论:但是,本人认为,这也不过是仅仅增加了行政成本而已,对于一些官官相护者而言,不受群众有效制约的权势阶层而言,其官二代、富二代们由于父辈手中强大的权力和财富,通过批条子、特招、调动等途径进入财政全供的事业单位,还是很隐蔽的,很轻易而举的,一点都不公开,社会外界基本什么都不知道。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对于领导干部,是属于党管纪委管的,只是面对“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的现实局面,即使有纪委全程监督,我相信,这也不过是多了一道糊人的游戏,糊弄底层老百姓的把戏,真的中看不中用的。
这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不继续改革,不深化,保证不了民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什么都是浮云的,真的,现实真的很精彩很残酷的。近年直至当前,河南省交通厅厅长的四连贯的前腐后继,还不说明问题吗?
当前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财产公示制度,在纪委的直接监督下,已经实行了几年了,像扬达才类的“表叔”、像蔡彬类的“房叔”等等,还不是该咋样还咋样吗?受到有效制约了吗?因为什么?还是党政权力一把手高度集中,纪委的监督并不向社会进行全面的直接的公开,形同于无,群众的四权无从实现。
有权威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富人——一些权势既得利益者们,超过70%已经或打算移民国外了,已经投敌叛国了,剥削中国劳动人民的血汗,到西方自由世界逍遥去了。——中国超7成富豪已经或考虑移民 央视:不必批判 2012年11月21日央视网。
我们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工薪阶层,该作何感想呢?
我们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工薪阶层,该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