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的光荣与梦想


 
不是所有的交响乐团都叫爱乐
 
1842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成立到今天,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爱乐已成为声誉卓著,品质一流交响乐团的代名词,它在乐坛的影响力就如同特种兵里的海豹突击队,商学院里的HBS2009年,在文艺圈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邓京山出任新组建的杭州爱乐乐团团长,接过了爱乐这块金字招牌,也担负起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交响乐团的使命。如今,杭州爱乐乐团已经崛起为中国交响坛曲指可数的矫矫者,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短短三年,是什么令杭州爱乐从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迅速成长为国际交响乐坛的新星,又是什么让邓京山和他的团队秉持经典“爱乐”的光荣与梦想,创造中国交响乐发展的杭州速度
 
翻开杭州爱乐演奏家的个人简历,让人眼前一亮。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引以为傲的履历,每一个人都拥有精彩绝伦的音乐人生:他们或出自音乐世家,或自幼投师名门,或千锤百炼,玉汝于成,或漂洋过海,遍访名家。在这群年轻艺术家的身上,印证了那条颠扑不破的道理:成功=99%的勤奋+1%的天赋。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在舞台上与众多国际顶尖大师琴瑟相和,演绎出动人心弦的华美乐章。
 
交响乐是的艺术。即便顶级大师,首先也是作为乐队的一部分而存在,离开乐队的支持,任何演奏家都只是孤独的舞者。正如在武侠世界里,高明的剑客可以是游侠,甚至武林至尊,然而,只有少林武当这样同心协力、和衷共济的门派才可以领袖群伦,流传百世。在杭州爱乐乐团,1/3的成员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相当一部份人拥有留洋经历,有的甚至在国际大赛中屡创佳绩。不同的人生阅历,造就他们迥异的脾气秉性和演奏风格,既有郭帅的霸气外露,也有丁多的低调含蓄,既有李佳胤双簧管的音乐甜美,也有胡兮小提琴的稳重而不失激情,犹如天山七剑,每一件都是一个传奇。怎样才能把如此众多的乐坛精英聚集起来,奏响一曲高亢和谐的完美乐章,考验着乐团掌门人的指挥艺术。苦练内功加强外功实战切磋,只用了三年功夫,邓京山就把这一支年轻的队伍锤炼成出类拔萃的优秀乐团,也锻造出杭州爱乐的独特个性把精英艺术与大众审美融汇贯通。自成立以来,杭州爱乐乐团不仅成功演出了巴赫、肖邦、贝多芬等大师古典交响乐艺术作品,得到国际乐坛的认可,也推出了户外影视专场音乐会、中国风系列音乐会,受到普通音乐爱好者的欢迎。
 
杭州人自古酷爱音乐,从唐宋时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到如今各种音乐会听众爆满,音乐早已成为杭州城市灵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2年,杭州爱乐推出了20场普及音乐会,把经典的交响乐作品奉献给杭州普通市民。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100年前,爱乐的先行者们来到多瑙河畔,用精湛的技艺和满腔热忱把交响乐的火种撒向普罗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