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重庆与希望


  ---时下的另类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更是希望,如阴雨绵延,终将风消雨散,必见阳光和心当自生喜悦一样。

   是的,眼下太少有让人高兴的事情,被人看好或进入眼帘多是悲观绝望的文字和消息,崩溃论满天飞,何有希望?房价僵持,降也不是,不降更不是;有可希望引领世界技术革命的高铁更被质疑,到处反馈出停工缓建风潮,讨薪难的争端让地方政府作难;一边是高物价,一边又是实业难;昨天一个矿难还让人惊魂,今天就一起交通事故死伤之众让人恐惧!尽管报道领导在事后如何关注,赔偿标准如何落实等等,但改变无法消除一种如此之下让人生存极难的感受,平添了更多的苍凉。

   在此情绪之下,谈及希望,感觉极其幼稚。更何况这是一个特别的地方,特别的人主政,极易引起争议,就如改革开放当初的深圳温州一样,很难客观视之,一切积极的东西会被一些客观的理由抵消或误解,故此写该地文字,无疑自找麻烦,特别言其希望肯定是自己找骂。

   笔者不是重庆人,对重庆最早更多的认识还停留在儿时看过的红岩小说里,在厚厚的书本中浏览了重庆的山水,至今说起重庆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经济数据,一无所知。尽管09年特意去了山城,穿越了三峡,毕竟是走马观花,留在记忆和思维深处的是打黑风暴和大雾朦胧的压抑,美丽总会和别的城市一样,走过了就开始遗忘。

   重庆的另类,既感觉是历史的进步更是回归,但不管怎么样,让人有了一种震动和很受鼓舞。事实不容人怀疑,只要你仔细关注这一片地方,冷静分析一系列举措,真会看出一些希望。因为这种逻辑和模式我们极熟悉又陌生,但终归历史的痕迹犹在,很容易扎根,那就是真正的天下为公,不作秀,面对现实不遮不掩,实实在在,没有半点的虚伪和演戏。与时局通行做法相比,言论举止土得掉渣,被看做是朝左转,在后退,委实是现代市场潮流中的另类。特别举红旗,唱红歌,恰似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唱响全国的高房价音符相对应,很难明白这是什么牌局!

   真正关注重庆的时间和平台是重庆新闻联播,那里面有一档节目,重庆召开县区长座谈会,其实是一档很平常的新闻联播,但是会议报道但所表现的画面、内容、风格、气氛和平常在央视新闻看到及多年来自己亲身经历的会议报道和气氛大不一样,为此反复看了好多遍,一次比一次印象深刻,进而影响自己对第四直辖市的认知,一系列问号塞满了头脑。当初就想,假如我们的政府机关都和这里的气氛风格一样,认真研究和解决事情,会形成社会积怨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会有发展不起来?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就此开始关注起第四直辖市方面的信息,给人的感觉,重庆是另类,是很有希望的另类。因为在当今假大空唱主角,总是刻意主做太平盛世为总体风格的媒体时代,山城是乎力求真实,这让人觉得异样,和时局相异。

   在以名义听话为主,按部就班或者通行行政党八股,而却把各自小利益看重的当今,要么阳奉阴违,要么甘当没有主见的小绵羊的格局下,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为自己所辖的老百姓负责。可以肯定的说就理性而言,该地方的上上下下比别的地方都更理智,没有被现实冲昏头脑,总还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路,没有悲观,没有观望。

   重庆没有回避高房价,既没有无所为,也没有信誓旦旦的扬言房价一定要到什么程度,只是明白平衡的作用,切实考虑到各阶层的需要,梳理矛盾。比如在高档房小区中,在生产密集区依然考虑低收入阶层住房的需要,加重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配套,也就是说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也没有放松政府的平衡协调。或许还不是太理想,但肯定的说,别的地方也在实施房子配套的一系列政策,但那是做给上面看的,至少重庆考虑老百姓多一些,重庆在维护第四直辖市的形象,没有辜负历史的期望,有点中流砥柱的味道。

   在各地政府乐于高房价带来的收益而老百姓恐慌高房价时,只有第四直辖市的领导明确表示通过收入的提高,让普通老百姓在几年内可以购置自己的房产。固然这不能完全抑制假性和恐慌性需求,但毕竟这样的信号在房价日益攀升的时候,是一个暗示,是一种安慰,减轻了假性和炒作需求,就动这样动一下嘴巴,别的地方和当初的最高层一样保持缄默,尽管不是本意,但维护了少数人利益,自然得罪了大众,重庆另当别论,另类了。

   既然在这里没有用数据说话,就直观的评论人。重庆的最高当局者,在全国依然,但没有那种板着面孔的摸样,更没有那种宏遍大论,更多还是从一条街道,一个社区的安逸舒适着手,从干部的学习着手,要求干部学一些唐诗宋词,掌握一些经典文章,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显现一种很大的亲和力。而那些下属面对上下级悬殊的位置,也不是那种诚惶诚恐和敬畏,极度随意,一种很宽松的感觉,这才是工作的环境。对腐败问题的诫勉,也没有上纲上线的阐述,更多是从对家庭对亲人的负责任说起,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当老实人,办实在事,没有新意却很实在,很具有操作性。

   应该说,看到重庆新闻联播,感觉很多,但要具体描述出来却很难,因为时下毕竟情绪比较低迷,心里有一种希望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要怎么写出来,总有一些不合时宜,根本就没有合适的文字,就如笔者开始担心的一样,很容易被看做媚文,但感觉却是很真实的,如果不信,自己可以通过网络查看那天的新闻,相信也会产生和笔者一样的看法。

   至于重庆的经济,笔者以为,事在人为,如果方向正确,工作踏实,一定会有相应的结果。重庆在三峡的总体效应和大西南的发展中,超越历史陪都的称谓,而是名副其实的领衔者。如果用经济数据说话,绝对不是苍白的,印证将是很明显。但笔者声明,尽管常常写经济方面的文章,却很少用数据,客观分析重庆在政通人和情况下经济的起色,就凭感觉说话,相信是准确的。

  我们社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笔者觉得还是在人的身上,诚如毛泽东时代说的,一旦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作用。就现在还是人的问题,说什么体制,说什么民主,都离我们很远,就比如伊拉克,现在民主了,但安定了吗?世界上大国的崛起,哪一个又不是人的因素决定的,比如华盛顿、彼得大帝、明治维新时代的伊藤博文、铁血宰相俾斯威等等,固然体制要紧,但体制也是人执行和制定的,再好的社会,人如果有问题了,还会是一塌糊涂的。

   或许重庆另类了,但这种另类却让人看到了希望,应该针对现实诸多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从重庆的所作所为看,谁真的会得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没有希望了?无疑这是寒冬中的一股暖风,会带来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