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判断事物都需要靠参照物来进行,因为所有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在各种联系的约束与解脱中成型,因此,参照,往往会左右我们的对事物的感受。参照物是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 一个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对于参照物,要有这样的认识:关于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扩而言之,参照物即本体之外的另一存在的他体,此他体能够充分反映出与本体之间的距离、位异、温异、场异以及各种差异,或者说,如果没有确定的作为参照的他体,本体的各种像性就无从标示。
参照物具有客观性、假定性和多重性。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当我们认为某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另一物体(参照物)而言,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无论是否提到参照物,参照物总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参照物的客观性;参照物只是假定不动而不是真的不动,与其它物体一样,它也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便是参照物的假定性;由于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选择什么物体作参照物。因此,我们研究的运动是相对运动,这便形成了参照物的多重性。对同一物体的研究,可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并且,当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时,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也往往不同,参照物的多重性在这里获得充分的显示。
有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悦纳现实,就因为他们都选错了参照物,他们选择职业比自己好的职业作为参照物,选择家境比自己好的家境作为参照物,选择住房比自己好的住房作为参照物,选择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作为参照物,选择运转比自己的运转滋润的运转作为参照物,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参照还能够给其带来幸福和快乐吗。
现实中的个体应该恰当选择有效的参照物,凡是能够让个体从该参照物的参照中获得幸福感和快乐感的参照物就是恰当的参照物,这样的参照也就是恰当的参照。为了使自己能够有效地操持悦纳,就该潜心追寻恰当参照物,潜心追求恰当参照。
千万不要被恰当参照物难以寻觅所蒙蔽,天下参照物无数无穷,存在于个体四面八方,只需稍稍提个神留个意,就不难找到恰当参照物,只要一找到恰当参照物,恰当参照就会自然运转。悦纳就会自然生成,现实的一切就会变得十分美好,感觉就会充满幸福和快乐。此时个体就会对现实无比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