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华西都市报全国独家重磅发布“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单——“网络作家富豪榜”,该榜单首次将中国网络作家的生存状态和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出来。着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分别以3300万、2100万、180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网络作家富豪榜”前三甲。
近年来,中国每年都有作家富豪榜出笼,文学致富也毫不稀奇。以郑渊洁为例,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系列文学读物,都大受市场欢迎并获得不菲收益。今年莫言首次为中国人中国文学挣得诺贝尔文学奖,其旧作一版再版,有媒体估计其身价已经高达数亿。莫言也好,郑渊洁也罢,他们的书籍畅销和文学致富大都属于传统文学的范畴。因为他们依托于传统出版,早就享有主流作家之名,即使依托网络,也不过是给读者提供了电子化阅读的载体。
网络作家完全是另一种形态的写作,他们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他们没有煌煌的社会名声,他们甚至没有像样的职业,有的还只是在校学生。他们和万千网民没有什么区别,最初也是泡泡论坛,写写博客和微博,在全民发言和自媒体写作的潮流里,蛰伏在家中和网吧里不懈地敲击着键盘,用数字化的“比特”连缀成一串串文字,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这就是网络文学诞生的背景与土壤,与其说文学从精英阶层到草根民众的倾斜,还不如说是生活方式嬗变使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流行畅销的网络作家。具体言之,现实的5.38亿中国网民,远景的8亿网民,都有可能成为引领网络文学潮流的网络作家。
这不是网络时代的文学泡沫或信息化语境下作家的贬值,而是极大地改善了中国文学的生态,勃发了中国文学的生机。就在十年前,谁能想到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天豆等20位拥有另类网民的作家,版税收入能够达到1.77亿元?那个时候,对网络不感冒的主流作家们还在一个劲儿地讨论网络对传统写作的冲击,还在抱怨打字阻断作家灵感。而被主流作家睥睨的一干网民们,正以孜孜不倦的打字为网络文学正名。传统文学的体制围城,看似铁幕重重,却依然从内外两个层面开始瓦解。在内,像郑渊洁之类的个性作家开始退出作协;在外,具有网络文学背景的偶像派作家如韩寒等在和主流作家的论战中完胜。中国作协,开始向韩寒等抛出橄榄枝,但却被韩寒等视为体制内的招安,不从。
当信息化时代成为主流的生活方式,当网络作家颠覆了传统作家的成功模式,拥有最多网民的中华国度有了人人都能成为网络作家的机会。因此,唐家三少等网络作家,在中国起到了号召励志的作用,使开放的网络空间变成了平民化写作的乐园。从微博和博客的灵动文字,跳跃思维、幽默文本、深邃内涵观之,中国网络文学拥有汩汩不绝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土壤。这种体制外,符合市场方向又充分开放的平民化写作,才是中国文学的真正未来。
网络文学玩穿越,写奇幻,看上去和传统文学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都不搭,但却体现了文学内涵的自由舒展和创新。网络作家没有成名成业的压力,只有自由写作抒发真情的体验。因此,网络文学更契合时代的脉搏,更容易和网民的心灵形成共振。这种文学,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而且不乏浪漫主义的情愫。
当文学不再是精英者的特权游戏,而是一种民间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学的生态自然变得健康有活力了。新科诺奖得主莫言说得好,网络文学“势不可挡”,文学写作较为传统的人想要突破创新,就不妨向网络作家、年轻作家学习,传统作家必须谦虚一点。
网络作家改善了中国文学的生态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