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联想控股酒业公司(筹)正式宣布定名为“丰联酒业”,成为联想控股旗下与联想集团等企业并列的子公司。此前,丰联酒业已经成功收购了湖南武陵、河北板城酒业、山东孔府家三家酒业,并购资金总额近20亿元。
联想如此的大动作,在业界引起了一阵阵骚动,看好的、不看好的,什么样的猜测都有,甚至有人说联想控股酒业是急进想赚快钱,是柳传志不思进取的做法,并且在中国酒业大鱼吃小鱼的整合过程中,洗牌将持续数年,而IT背景出身的丰联酒业此时插上一脚,很难挤进一线品牌行列,在盈利能力上也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变数,这实非明智之举。
然而,从联想控股酒业公司的筹建到正式定名以及联想控股的行事风格来看,如此大手笔的背后,真的是联想在任意为之吗?显然不像,这其中隐含的必定是战略大布局。
高手领兵
早在2009年,联想控股就宣布了新的发展战略,打算将版图扩展到包括酒业在内的多个领域,目前其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白酒、物流、消费品、高科技等产业。
柳传志曾在公开媒体上表示,联想控股的资产将分成“两级火箭”来助推上市。第一级火箭是联想控股的核心运营资产,以保证在上市时,除了联想集团之外还有一定的利润量和一定的吨位。
而在上市后,就需要第二级火箭的推动,在这个阵容中,除了Think和Lenovo之外的其他产品品牌知名度都并不高,产品毛利率也相应较低,而且在其他方面,联想集团与国际巨头都还有一定差距。也正是如此,进入白酒行业就属于联想控股在消费与现代服务行业所布置的一颗重要棋子。
简单来说,在中国酒业面临洗牌的今天,联想控股大规模投资白酒产业,主要有两个方面用意:一是支撑联想控股“做大”,另一个就是获得现金流和利润,这是白酒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规模以上白酒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746亿元,同比增长40.25%;利润总额572亿元,同比增长51.19%。
同时,丰联酒业总裁路通是其领军人。在进联想控股集团之前,路通在白酒行业有8年从业经历,在营销、生产、战略规划、运营管理、企业并购整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不但主持过多家酒企的整合并购,还曾是金六福酒业副总经理、华泽集团助理总裁兼市场总监、华泽集团副总裁。
进入联想控股之后,路通开始组建联想酒业控股团队,并在去年11月的联想控股收购河北乾隆醉酒的新闻发布会上亮相,当时的“联想酒业控股公司”还在筹备之中。而且,路通这个人非常擅长资本运作,是个不可小觑的谈判高手,在丰联酒业前期的收购谈判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目前,外界盛传联想控股正在秘密洽购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该板块的负责人正是路通,而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执行委员会成员赵令欢则分管酒业板块,这表明联想控股对酒业的投资是一个系统性的组合拳。虽然眼下这些消息可靠与否无法得到证实,但所谓无风不起浪,这就不难理解,柳传志为何如此信任路通。
收购标准
从联想酒业控股公司组建以来,其动作频频,从乾隆酒业、孔府家酒到最新入主的四川泸州蜀光酒业有限公司,从稻花香集团到目前沸沸扬扬的董酒和江口醇,联想控股的手笔确实不小。
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联想收购的酒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国内白酒企业中,都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有的是曾名扬一时,有的是落魄多日。在当下,除了那几种屈指可数的公认品牌,国内白酒行业已经进入一个重新洗牌的决断阶段,联想在这个时候选择将目标定位在“二三线” 酒业,风险很大,柳传志他有着怎样的思考呢?
其实,联想酒业对外并购是有几个标准的:一是有好的酿酒根基,是传统的区域名酒;二是并购对象的企业文化与联想契合度高;三是有可预测的发展空间。这表明丰联酒业在白酒行业的布局是着眼于未来的,他们更看重酒企的发展潜力、品牌、历史和产品的质量。同时,联想控股出手收购一般都是全资收购,完全掌握话语权,能够规避公司的治理风险。
但是,在白酒行业竞争需要大笔投资,联想如何应对自如呢?
在几年前,柳传志看到了IT利润已经严重滑坡,就将白酒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他明白如果没有新技术、新理念作为突破,科技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然而,联想的IT基因与酒业并不相符,但正如前面所说现金流和利润良好是白酒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能准确投资、做好的话,白酒业的投资回报很快,因此现在的投资只会是暂时的勒紧裤腰带而已,对联想来说,这并不会是很艰难的日子。
并且,联想没有谋求推出自有品牌的白酒,而是坚持并购这条路,是意图建立起“区域名牌+全国性品牌”的架构,逐步搭建在国内市场的完整布局,还打算在2014年至2016年成为上市的控股公司。
根据预测,在未来2-3年,丰联酒业将继续加快这种并购步伐,持续收购优质的白酒品牌,并寻求全国性白酒品牌的整合机会,力争成为经营和管理众多优质酒水品牌的控股公司,在未来3~5年其投入的收购和入股资金预计达200亿元。
参考华泽
丰联控股这种通过收购的多品牌运作做法,与世界酒业巨头帝亚吉欧类似。帝亚吉欧是英国黑啤酒品牌吉尼斯与饮料巨头大都会于1997年成立的酒业公司,在短短十余年里在全球展开了迅速的并购,建立起全世界最庞大的酒业帝国,旗下拥有全球前100个酒类品牌中的17个,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洋酒公司。
帝亚吉欧的成功说明,在酒类行业,多品牌的路线完全可以走得通。而联想酒业所要做的就是在布局完整之后,做好品牌之间的规划,具备不同的自主定位,借中国酒业的整合时机发展自身。
其实,相比参考帝亚吉欧,路通更多的是在参考华泽。华泽集团曾被称为是白酒行业最具资本运作能力和整合能力的角色,其主要收购对象为各省的优质地产名酒(联想控股的收购对象与其如出一辙),目标为每省至少收购1家,前后共收购或控股包括湖南湘窖酒业、湖南雁峰酒业在内的13家酒类生产企业。
然而,在2009年斥资9498万元获得陕西太白酒业控股权后,华泽就很少再进行类似收购,原因可能在于收购的一些酒厂收益不大。因为这些公司原来的产品主要为低端产品,在收购后,华泽要花大量的资源投入在技术方面。
而丰联酒业的总裁路通就曾是华泽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吴向东的手下。吴向东的收购都没有特别成功,其手下路通能在联想控股做成功吗?这让很多人产生了质疑,也是联想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同时,眼下白酒行业有一些固有的瓶颈,如缺乏完整、规范、科学的管理方法、销售渠道不健全、无优秀的管理人才等,如果这些瓶颈不能被很好地突破,就可能成为发展中的绊脚石。
纵观联想这些年的发展,其在很多领域都有布局,而且都取得了成功。在白酒行业方面,中国目前的发展方式还是比较粗放的,而这则恰是联想这几年发展速度最快、战略最清晰和实体公司最为完整的业务板块,也由此引得了业界的极大地关注,如果联想能在管理、营销、企业文化等方面多下功夫,按照战略规划来发展,或将能带给白酒行业更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并且,全世界最优秀的酒业公司都是多品牌公司,过去几年虽有整合的动作,但大幕仍未真正拉开,这对丰联控股来说或许是一个极佳的机会,如果把握得准,定会得到不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