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鄂尔多斯被逼重走煤开发


来自鄂尔多斯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鄂尔多斯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09.9亿元,同比降低2.91%。这可能是鄂尔多斯建市以来财政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

《华夏时报》查询鄂尔多斯统计公报发现,在过去的5年里,其财政收入的增幅最低为37.7%,最高为50.8%。从“火箭式”上升到突然掉头向下,以人均GDP超越香港而闻名遐迩的鄂尔多斯,其展示的“杂技”再次令外界瞩目。

千亿财政目标落空

10月9日,国庆节后第二个工作日,鄂尔多斯市长廉素主持召开鄂尔多斯市政府常务会议。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刚刚出炉,数据令廉素市长感受到压力不小。

在今年鄂市“两会”上,廉素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全年要完成1000亿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与过去几年动辄百分之四五十的增幅相比,25%显然并不算高。在过去5年中,财政收入从2007年的200.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796.5亿元,5个年度的增长幅度分别是37.7%、50.8%、38.0%、47.1%和48.0%,其火箭式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意外悄悄地发生了。

来自该市财政局的数据称,截止到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09.9亿元,同比降低2.9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1.5亿元,同比微增0.1%,上划中央税收收入完成283.8亿元,同比降低6.4%。从地区来看,作为老城区的东胜区和曾经的产煤重镇伊金霍洛旗表现欠佳,与去年同期比,财政收入分别降低12.4%和8.8%。

鄂尔多斯靠煤炭创造了快速富裕的奇迹。在“发家”后,当地政府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缓解“完全靠煤”的批评。不过,此路并非坦途。

据鄂尔多斯发改委官员介绍,在“煤及煤化工”产业之外,鄂市确定了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未来重点产业。

据了解,这两大重点产业目前总产值占鄂市GDP的比重较小。受去年经济下行、银根缩紧影响,众多项目未能按计划投资和开工建设。即使获政府重点支持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情况也并不理想。

“其他产业发展受阻,提升经济指标还得倚仗煤炭。所以我们看到,政府非常重视煤炭的外销。”鄂市一位媒体同行说,在9月底召开的煤炭产运需恳谈会上,廉素亲自出马,与大唐、华能、国电、华电等电企互动,希望他们增加采购量,并引荐新客户。在全市一致的努力下,1到9月,鄂尔多斯煤炭产销量达到4.72亿吨,同比增长9.1%。

煤炭产销量保持增长,财政收入下降,势必会提高煤炭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对此,姜月忠表示,如果经济短期难以转好,“一煤独大”的局面将会持续。不过,他认为“一煤独大”非鄂尔多斯的选择,而是经济客观发展的需要。全国经济大发展,旺盛的煤炭需求推动了鄂市的煤炭业。

他说,“一煤独大”能否改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政策。内蒙古呼吁多年,希望建设特高压电厂,将煤转化成电能后从空中外输。“就地发电,内蒙古企业能享受到低成本电力,将会促进耗能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当前的产业结构。”姜月忠表示,改变需要时间,就像改变国企一股独大一样。

对于未来的鄂尔多斯经济,姜月忠表示,如果全国经济企稳,相信鄂尔多斯会率先反弹,因为鄂市煤炭、电力、能源、重化工产品是全国工业化发展急需的,只要鄂市的资源在,市场需求一旦放出,鄂尔多斯很快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