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长青的八大秘诀!


企业长青的八大秘诀!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要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这个公司必须有被员工、这个社会接受的核心价值。IBM是一个将近一百年的公司,IBM在中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IBM是高科技与服务的公司,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怎么创造一个为大家所接受的21世纪的核心价值呢?

第一个得到的结论,虽然我们要追求业务的成长,但是更重要的我们要帮助我们的客户成功,成就我们的客户。第二个我们虽然是以高科技为导向的公司,研究发展很重要,但是创新的时候不只要公司的创新,而且要全世界人类的创新。第三个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希望人与人之间更和谐、更诚信,不只人与人之间更和谐、更诚信,希望IBM在每个国家发展的时候,能赢得在当地社会、民众、政府的信赖。

我们讨论基业长青的问题,除了企业自身的需要以外,其实另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企业的基业长青的环境,国内的环境乃至国际的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眼前肯定是处在一个恶化的过程中,那么我们在未来的6个,1年、2年、3年、5年之内到底会出现怎样的状况,需要我们的学者和经济学家的观察。在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看来,一个企业如果要应付世事不断变化的挑战,除了“基本的”信念之外,企业向前进时,必须准备改变本身的一切。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www.tanxiaofang.com)老师总结企业长青的八大秘诀。

一、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战略针对的是企业的整体性问题,战术则针对局部性问题;战略针对长期性问题,战术则针对短期性问题;战略针对基本性问题,战则针对具体性问题。战略,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它并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迅速达成的一个目标,而是企业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乃至基业长青所需要牢记的关键。

战术,则是企业实现短期目标所需要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可借鉴的特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可循。作为企业的老板,在创业的初期阶段,就要考虑好自己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而在企业经营的每个阶段,则要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思路,这就是老板的战略与战术。

谭小芳老师指出随着商业的发展,摸着石头过河的经营思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下“以快打慢”、“以新换旧”的激烈竞争。许多企业家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有意识地补充企业管理知识,这是值得肯定的一点。但是,这些企业家对管理工具的学习远远多于对管理思想的研究,因此受到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也离创业时期的初衷越走越远。

二、目标与路径的关系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大企业成长奋斗的传奇经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西方工业革命几百年来,长寿企业可能只有杜邦这样为数极少的企业能够依旧屹立在经济舞台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时间中,我们看到了太多企业崛起、辉煌、灰飞烟灭的演出了,有统计指出,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年多一点,基业长青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热门话题,学术界、企业界都在这里找到了共同关注的对象。

企业作为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历史现象,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有其生存、发展、消亡的历史,有生就有死,对企业群体、对企业个体都是如此,所谓基业长青更多的是希望企业活的更久一些,活的比其他企业更好一些。企业寿命如何超过企业主的个体寿命首先就要求企业的目标与路径选择正确。

三、老板与员工的关系

首先你必须要有个老板的样子,在这里说的样子不是架子而是榜样,如果你老板自己是吊儿郎当的你的员工肯定也是这样,其次,要知道掌握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距离,同时你要尊重员工这样他们也会尊重你!工作的时候就工作只有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下班了是朋友没事多听听

四、做大与做强的关系

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把企业做大成为很多经营者眼中的头号战略,但是做大不等于做强,做大以后易出现的船大难掉头,盈利模式跟不上等问题,常常使一些大企业陷入困境。一位知名经济学家针对当前国内一些企业贪大求全心理提出中肯意见:与其做世界500强,不如做足500年。这是很有道理的。

做强是做大的基础。做强,就是要确保核心竞争力优于同类企业,使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能准确迅速地调整发展方向,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有了核心竞争力,小企业也可以长成大公司,相反,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大公司也会衰落。

一百多年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盘,选取了十几家当时最大的公司作为道琼斯指数股。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只有通用公司还在,其余公司早已成过眼烟云。通用之所以能百年不倒,靠的就是先做强,再做大。通用前总裁韦尔奇先生有一个治企原则,要求任何一项业务都必须做到同行业的前两名,否则坚决卖掉。先做强,才能谈做大,而不是做大了,才来考虑做强。

五、产品与市场的关系

谭小芳老师指出,市场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由人创造与推动的。在商业上,个人英雄主义是非常重要的,要不我们为什么要称一些人为企业家呢?正是他们的行为开创了产品的新功能,开创了市场,发展了企业。市场在哪里?市场是什么东西?它不过是人创造出来的一种需求趋势罢了。

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当下,中小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但是同质化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适合于中小企业联盟的发展模式。中小企业只有通过与伙伴合作,结成联盟,相互分享资源,才能更好的获得竞争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逐渐展露出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仅体现在总量巨大,而且在对于经济的贡献、就业的拉动、创新的促进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温州不靖,鄂市多伤事件,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道路渐渐成为当前新的课题。

七、赚钱与分钱的关系

马云认为:“世界上挣了钱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精明人’,一种是‘聪明人’。精明人竭泽而渔,企业第一次挣了100万元,80%归自己,然后他的手下受到沉重打击,结果第二次挣回来的就只有80万。聪明人放水养鱼,他第一次挣了100万,分出80%给手下人,结果,大家一齐努力,第二次挣回来就是1000万!即使他这次把90%分给大家,自己拿到的也足有100万之多。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大家打下的江山可能就是1个亿。再往后就是10个亿。这就叫多赢。独赢使所有的人越赢越少,多赢使所有的人越赢越多,所以,‘精明人’挣小钱,‘聪明人’赚大钱。‘精明’与‘聪明’,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一个人拥有优势时,学会保护自己并没有错;但要明白,要想继续强化自己的优势,还必须学会共享。因为大家共处一个价值链,共处一个系统,所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马斯洛理论表明,要使一个人追求自我实现的境界,必须先满足其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

雷锋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不计酬劳,是因为雷锋所生活的部队环境使他得以跨越最基本的需要,而雷锋又以最崇高理想作为追求目标。所以,马云认为,由于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企业和团队这样一个平台,当“雷锋”分享了团队的成果,得到自尊和满足,才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一个良好的团队,不仅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更需要物质上的支持,某个人取得成就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一起拼搏努力的其他团队成员。只有分享,才能共赢。

八、经验与创新的关系

经验是创新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有这层意思。学,指的是积累经验;思,则是从中有所突破、创新,举一反三。创新需要以丰富的经验为基础,但墨守成规、从经验中不能有所创新的话,则全都赤足,不习惯穿鞋,没有需求,鞋在当地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