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刊登的《美国不会用国内油气资源去改变全球能源格局》(10月23日《中国石油报》二版)和《美国能否改变全球能源格局》(10月30日《中国石油报》二版)两篇文章,已分析了美国国家能源战略趋向,即它在用再工业化中的科技创新去引领全球能源市场走向的同时,也绝对不会放弃对传统一次能源,包括石油在内的资源市场控制。
纵观当下的国际能源格局,特别是石油市场,看似是在全球化、市场化和自由贸易的机制下运行,欧佩克又管理着石油供给市场,各产油国也依据欧佩克配额进行着生产和供给,但实际上,美国才是国际石油市场真正的操盘者和主导者!
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前夕,伊拉克曾向美国通报,作为对两伊战争的补偿,伊拉克将对科威特用兵。但美国出于私利未做表态,隐瞒了其时时刻刻都在找机会削弱伊拉克实力,剔除可能挑战美国在中东地区控制权的潜在隐患。美国的漠视误导了萨达姆,使其确认可以吞并科威特。结果,在战争打响后,欧佩克配额立即自动废止,伊拉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配额不仅在战时无效,战后也被联合国决意不断地给予削减,其产量空间不断地被分流给其它产油的美国盟国,最大的受益者就有沙特阿拉伯。
其实,由美国公司控制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曾在1970-1981年期间,对沙特国内的油田进行过掠夺性开采,原油被增产了2.66倍,而同期尽管有所谓的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可美国却在其国内减少了对石油的投资,使石油产量减少了9.88%。到1982年,沙特多个巨型、超大型油田水浸、水淹、产量骤降。见到无利可图,美国公司才将阿美石油公司的股权逐渐交给了沙特,致使沙特在接手阿美石油公司后不得不对沙特自己的油田实施减产或停产的措施来恢复产层的储能。该事件尽管受到美国参议院的调查,但沙特还是需要用5年的时间忍受因减产带来的财政收入减少和居民生活品质的下降。
沙特太需要国际石油市场份额了!美国也正是利用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在既不使供给市场总量发生变化而引起油价异常波动,又能给沙特曾经5年隐忍后的增产补偿,还能主导国际石油供给市场的分配权,更能警告其他佩克产油国,美国才是国际石油市场真正的主导者。
进入21世纪,特别是美国在面对自己制造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几轮印刷钞票拯救经济都无效,国债收益率在2011年11月初短短一个月又暴涨了近40%,融资成本陡增,使美国再次想到了伊朗,试图再次加温伊朗核危机这锅夹生饭。奥巴马在12月31日果断地签署了《2012年度国防授权法》。在针对伊朗核危机的第1245款中规定,外国金融机构如故意帮助伊朗中央银行或被美国财政部列入名单的伊朗金融机构从事大宗金融交易,它们将可能被断绝与美国金融体系的直接业务。
表面看似是针对伊朗核问题,但其背后还隐藏着巨大的利益交换。美国依旧是通过再次制造混乱、制造新需求和市场,来摆脱国内的危机和巩固美元地位,同时,以期在再次改变石油市场供给格局中牟利。
2003年美英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谎言发动了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对伊战争。致使十多万平民死亡、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损坏,被人为恶意地打出了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市场,以及为了基建融资而急切在国际市场上卖油的需求。
战后的伊拉克,石油服务市场每年约有1500亿美元的规模,经过美国的规划,大量的服务项目又被转包给美国公司,再加上美国石油公司不经伊拉克政府批准就敢进入库尔德地区去分享优厚的分成合同,造成了伊拉克产量直线上升,凸显了伊拉克在国际油价不跌却还能继续扩大供给的矛盾。
于是,腾笼换鸟游戏再次开始。为保证美国公司在伊拉克项目中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美国就需要在保证国际油价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给伊拉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创造出出口的空间,于是,对伊朗超大规模的制裁接踵而至。
随着制裁的升级,美国确实开始收割《2012年度国防授权法》的政策红利了。勒紧伊朗脖子上的绞索,一方面,使伊朗大大减少了官方石油的销售,保证了在伊拉克美国公司增产后的石油收益。另一方面,通过疏导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石油期货及其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压低WTI价格的同时抬高布伦特油价和亚洲原油溢价,以刺激和鼓励伊拉克等有富余产能的产油国进场填补伊朗的市场份额。在美国百姓用到低价汽油的同时,再次彻底地改变了全球石油市场供给结构。
腾笼换鸟,美国才是国际石油供给市场配额的真正决定者和操盘者,欧佩克自成立以来不过是美国全球战略实施和腾笼换鸟时的接受者。石油市场供给分配权早已变成美国实现国家战略的工具之一,所以,为了国家利益,美国政府只要认为必要,就还会用他国平民的生命、鲜血和美国大兵的伤亡去再次改变国际石油市场的供给结构,
本文刊于《中国石油报》2012.11.6第二版,原名:解密石油市场的腾笼换鸟游戏。
已发“盲人摸美国能源政策”:
系列之一:美国不会用国内油气资源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系列之二:美国将会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下周将发“盲人摸美国能源政策”系列之四,关于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与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文章。
美国才是石油市场配额的真正主导者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