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时,不少领导、专家被百姓问住


学习十八大时,不少领导、专家被百姓问住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2年12月11日
12月10日,本人在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合作组织企业文化高端论坛上作了《构建卓越的企业文化》的专题培训,培训中,本人首先又盛赞了十八大、庆贺中国迈进新时代;然后,以“党的十八大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引子,从企业文化的作用、文化管理、文化营销、文化创新等几大方面,进行了讲解。
也是在12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来到北京市西城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听取20位参会者的意见。
其中,中央宣讲团成员蒋建国提出意见,十八大精神不要过度解读。
刘云山马上问:“什么叫过度解读?”
蒋建国解释说,本来十八大报告写得很直白,很简明,甚至翻译成外语都不用做过多解释,但是有些解读文章不断拔高拔高,反而让人不好理解了。
蒋建国还提到,有些领导干部对报告的关注,还不如普通群众。有的干部还在忙于迎来送往,搞形式主义,报告学得不深,反而被老百姓问住了,难住了。
 
看到蒋建国反映的上述问题后,想起了本人11月30日撰写、发布的《中央宣讲团成员沈春耀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一文,文中写道:
晚上,从《新闻联播》看到中央宣讲团在各地继续宣讲的新闻,其中,西藏大学文学院老师时胜勋向中央宣讲团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何提升民族文化原创力和创新体系建设,有效促进我们国家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中央宣讲团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沈春耀给出的回答是:
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与时俱进,(是)保持蓬勃向上这样一个动力的关键所在,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能够不断地发扬光大。
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11月12日发表本人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创新”的新号角》一文,以及11月20-28日连轴转地在江西九县市讲授《精细化管理》一课时也宣讲了十八大报告的创新要素,我认为,西藏大学文学院老师时胜勋提出的问题,较有水平,要回答好时胜勋提出的问题,至少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民族文化,是创新的产物,是一个系统。
二、创新,既要把握和运用好创新的方法,更要把握好有效创新的原则和特征。
我还认为,中央宣讲团在各地宣讲十八大精神,不仅要能够从高度、深度等方面,讲透十八大精神的实质,而且要能够对大家提出的有关如何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方法问题,给出真知灼见、较高水平的回答。可是,中央宣讲团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沈春耀对西藏大学文学院老师时胜勋所提问题的回答,显得较为肤浅。
 
根据本人11月30日撰写、发布《中央宣讲团成员沈春耀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一文,以及中央宣讲团成员蒋建国12月10日向刘云山反映的上述问题,不难看出,在学十八大报告的时候,被百姓问住的领导、专家,不是个例了。
 
我认为,在学十八大报告的时候,被百姓问住的领导和专家,或者应该被淘汰或下岗,或者应该牢记习近平11月15日上午第一次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向世人发表讲话时引用的毛主席的话——“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知耻而后勇,勤向群众学习、快向群众学习、善向群众学习,迎头赶上。
 
链接:
1、 “解读十八大报告”的第一讲稿(主讲:刘先明)
2、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一讲,三处让人想到毛主席(作者:刘先明)
3、中央宣讲团成员沈春耀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作者:刘先明)
4、刘云山北京座谈:转作风端学风改文风
5、落实十八大精神,把企业文化建设引向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