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博会精彩纷呈 可叹市民欠热心


  重庆文博会精彩纷呈  可叹市民欠热心



  2012年12月21日上午,2012首届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在陈家坪展览中心开幕,重庆市政府副市长谭栖伟出席开幕式。蔡律摄

  2012年12月21日上午,2012首届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在陈家坪展览中心开幕,出于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关注,笔者从上午10时至下午15时,在展场参观,十分欣喜,重庆文博会共109家单位参展,展览总面积达到了15700平方米,展场大气磅礴、处处展示着创意,体现了策展人的独具匠心,展览内容涉及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广告会展、网络动漫等领域,全面展示了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的新成果,很有重庆特色,在会场里许多供收藏者的产品很多,观众可以进去淘宝,然而,我在展场5小时,除开幕式结束后有大批观众进入展馆,下午进入的观众就比较少,总体感觉,重庆文博会精彩纷呈,可叹市民不热心!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大气磅礴的展厅。蔡律摄



  寻找您最难忘的演出记忆。蔡律摄



  城市价值 大城大报   蔡律摄



  华龙数字图库、地图频道、艺术频道、华龙宅购等产品介绍。蔡律摄



  大渝网展板     蔡律摄

  重庆文博会举办方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全市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本着“扎根重庆、立足西部、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深度挖掘重庆市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让文化与经济成为和谐互动的两翼,努力把重庆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文化产业中心和中国文化强市,推进重庆市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创造适合重庆市的文化盛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文化专业人士和专业观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形成一条适合本土发展的文化产业链,通过举办大型文化产业交流会议的形式促成文化和经济的良性循环。重庆文博会举办意义重大,让文化艺术走进市场、走进生活、走进民间,让重庆充满文化书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市民文化艺术素养,让文化艺术工作者搭建交流、展示才艺的舞台,能够成功举办就非常不错,我对重庆许多文化艺术家一直充满敬畏,更充满敬意。



  重庆九龙坡区展厅    蔡律摄



  重庆工艺美术师蔡跃宏参展作品   蔡律摄



  重庆人永远记住原市委书记汪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蔡律摄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人们很喜欢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笔者到过西部某些城市,笔者见到宽敞明亮的新华书店读者寥寥无几,但在深圳就不一样,很喜欢深圳“会读书的人也会赚钱,会赚钱的人也会读书”的氛围、环境,生存发展逼迫你不断学习!谁掌握新知,谁拥有最新的技术信息并加消化吸收,在继承综合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城市、企业和人就会充满活力,深圳书城几乎每天求知、求学的市民络绎不绝,深圳的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市民总体素质的提高,这就是深圳的希望!



  69岁的胡惠琴大妈现场织蜀绣。蔡律摄



  梦虎公司郝晋珠总经理精心制作的中国各个朝代的钱币。蔡律摄

  重庆这座城市文化内涵很深,但表现出来是“市井文化兴旺发达”。重庆是一个山水城市,藏龙卧虎,有许多文化艺术大家,但我一直不明白,重庆的文化氛围与北京、上海有差距,与深圳有差距,甚至某些方面不如成都。深圳前七届文博会成交额累计已突破5000亿元,2009年深圳文化产业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年增加值531.3亿元,约占全市GDP 6.48%。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637.2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7%。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775.6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74%。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音乐、互联网信息服务、高端印刷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逆势上扬、高速增长的骨干企业,成为引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华龙网报道说,近年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庆文化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约31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09%,基本形成了国有与民营、业主与辅业、存量与增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崭新格局。
 


  

      剪纸艺术。蔡律摄



  叶脉画   蔡律摄



  根雕床   蔡律摄



  中草药标本亦如画  蔡律摄

  重庆有源远流长的巴渝文明,有闻名中外的抗战陪都,为什么人们总认为重庆只有码头文化、袍哥文化,火锅文化,美女文化等等,而高雅的文化艺术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屈指可数。重庆有段时间采取的方式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运动式文化,让重庆的文化人很尴尬,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重庆藏龙卧虎,重庆亟待传承、发扬光大的高雅文化遭到冷遇。相信在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的主政下,重庆会出台支持、激励重庆文化事业发展的务实的举措,重庆文化事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夏布画   蔡律摄



  綦江版画  蔡律摄



  段斌艺创作的《多面画》 蔡律摄

  2012年6月18日重庆第四次党代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所作报告中用较长篇幅论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对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国有与民营文化企业共同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名家名师。文化凝结历史,文化反映现实,文化引领未来。重庆建设文化强市,关键是要出人才、出精品、出特色,非常赞同!但是我认为,提升重庆市民的文化素质,党委、政府还要做更多的投入,付出更多的心智!



  根雕浮雕   蔡律摄



  仿古家具  蔡律摄

  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同志说,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一个城市的精神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民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水平。谁在看书、看什么书,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这个城市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甚至可以影响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创造力贫乏的城市,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钢筋水泥“森林”。



  文博风景线 图书展台 蔡律摄



  重庆著名中医刘光瑞新著《中国匾额学》 蔡律摄



  重庆出版发行的书籍  蔡律摄



  重庆创作的影视作品  蔡律摄

  已故重庆名中医刘少林说,钱财生不带死不带去,留给后人的有价值的还是文化,金钱会带来嫉妒,而文化却能带来尊严和尊重。只有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一切困难都可以过。刘光瑞说,我之所以倾力修建中国一流的民间医药博物馆,当人们看到一件件内涵丰富的医药文物、匾额文物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敬畏感油然而生,我从收藏、展出到研究文物的价值,为中医文化走向世界作准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重庆有见识的文化人还是不少,正是他们,文化事业添砖加瓦,令人钦佩!



  高雅大气的2012首届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笔者发现人气不旺,令人深思,更令人唏嘘!蔡律摄



  “房间再小,也要藏书”  蔡律摄

  行文至此,重庆有些市民可能不高兴,作为建言,引用重庆新华书店的标语作为结语:“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房间再小,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赠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蔡律  201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