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管理层面对的是80%的,技术,知识普遍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这样多的农村人口是无法大量基于传统农业发家致富的,让他们大多数走出农村是管理层的必然选择。同时,农村大量的富裕劳动力也需要解放出来。改革开放刚好赶上全球化,大量低端制造业来到大陆,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中,低端制造业中心。也就是“世界工厂”。(虽然,我们现在看到这种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世界工厂”也暗含贬义。但回到1978年,面对当时国内的现实,您又有什么高见呢?)
但是,农民与城市人对土地的感情完全不一样,农民对土地有特别浓厚的,天然形成的土地情节。要让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务工,土地情节是绕不过去的坎。
历史上,无数流血,战争都与土地有关。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要让农民自发抛弃土地情节,转变对土地的依恋,长期偏低的粮食价格是逻辑的必然选择。相对于进城打工,来自土地的收益显得明显低微。在利益的长期驱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涌入城市,这就是全球闻名的中国“农民进城运动”。
我们注意到,无数农村人口来到城市后,工作,创业,安家。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让老人有机会接受更好的医疗。我同他们交流后,感受到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和观念和城市人已经基本没有两样了。
目前看来,这场农民进城运动基本上是成功的,它也是中国从农业国家转型到工业国家的必经之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进城运动”后,历史性的完成了从一个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家转型的伟大过程。
这一运动也必将载入史册,同样,偏低的粮食价格功不可没!
中国偏低的粮食价格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