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内需基础在哪里


     推动内需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由起步阶段,依靠外资外贸快速发展,过渡到稳定自主发展期的重要阶段。这是源于国家经济通过快速发展时期积累了实力,夯实了基础。同时,随着经济基数的快速上升,也同时会出现外部发展环境不能满足继续快速发展的要求,外贸发展的依赖基础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需要,发展环境开始遭遇到国际竞争的强烈挑战,阻滞发展的国际因素大量增加,此时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更加重视内需型发展方式对于稳定、安全、有效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意义和作用。

    我们已经完成了起步发展阶段,主要依赖外贸优势的高速发展时期,如果国际经济形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我们的外贸发展,或称融入发展时期还将具有优势。

    国际经济环境的较大变化告诉我们,我们该到了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创新发展、内需发展的时期了。实际不然,这些年来,我们的内需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和阻力。

    一是本币相对于国际主要货币大幅升值向我们提出了把握机遇,扬弃发展的命题

    货币经济学告诉人们,本币相对于国际主要竞争货币快速升值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好有利的一面,回避掉其中的风险是正确把握机遇的关键所在。利用好这一机遇就会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更省钱的购买国际先进技术,产品,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现代化水平的较快速度发展。反之,对于一个外汇储备大国、外贸国际大国而言,就要承担贸易和汇率的巨额实际损失。

    从这些年的使用情况来看,我们加快速度展开国际资源收购,工程合作,外贸及加工方面确有一些成功的项目,但在失败的项目中我们承受的损失也是触目惊心的。仅澳矿收购、南美资源收购合作等项目中,本币升值的有利一面就已经荡然无存,被悉数拱让给了他人,没有给我们的经济转型,扩大内需经济做出实际贡献。

    虽然外汇储备,创汇环节中的许多损失实际是被股民们买了单,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加重了国内财产性投资的风险,与扩大内需有害无益。

    二是物价大幅上涨的利润大多数并没有转化为消费资本

    有人做过比较详细的统计,这些年国内的商品价格大都涨幅在一倍以上,尤其是涉及民生必需的商品价格,除了国家严格控制的电、气外,涨幅大都超过了物价上涨平均水平,有的甚至涨幅在数倍,十数倍。

    显然,物价上涨的幅度对GDP的高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托起作用,但这种经济总量的增长方式是无法惠及于民的。在社会收入严重两极分化,大多数人民群众实际收入并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尤其是住房价格的飙升,肉蛋奶、粮油等主要生活依赖商品的价格持续不断的上涨,无疑是沉重压抑了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的同步改善。从社会各行业人员收入状况的统计中不难发现,社会上的主要人群为什么越来越没钱,越来越不敢花钱,越来越缩小了消费的范围、欲望,而另一部分非社会财富创造者们却快速的致富,转移资产,海外移民的根源性问题所在。

    三是证券市场集中做了劫贫济富,阻滞内需经济发展的蠢事

    社会经济学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的消费市场健康与否取决于大多数国民的消费能力。国家经济的发展后劲来自于国民的消费能力,而不是生产能力。消费能力促进生产能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可控制的培养大多数社会大众的消费能力是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优先发展消费市场是促进经济良性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的证券市场这几年的作为恰恰做了大量与之相反的事情。以解禁股作为流通市增长的值统计依据显然是有利于支持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扩大资产证券化水平,加快金融大国建设速度的理论基础的,由此安排每年的扩容速度也有了规划依据。

    如果我们把事情做得细心一点就不难看到,国有核心资产、优势民营企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公司的控股权持股是不会成为实际流通股的,一些各类企业的战略合作相互持股一般是不会减持的,企业之间的行业战略合作、相互持股一般是不会减持的,除此之外,我们市场上的实际流通市值该是多少?据虚假的流通市值安排扩容速度、幅度的结果已经展示给了世人,我们的市场表现连年在国际市场上倒数排名已经说明,我们依据的流通市值数据是欺世盗名,玩了一把偷换概念、偷梁换柱、南辕北辙的游戏的。一些人据此政绩还成为了成功人士,名利双收,显然又是一次蔑视投资人利益的典型事例。

    且不说根据虚假的流通市值集中大量的融资抽血,仅就这三年的年度超募王公司,市场上并没有看到其中的哪家公司由此成为了实业发展的“白马”。反之,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新上市公司改善办公条件,生活条件的奢华消费,上市即业绩大变脸,疯狂挑战金融市场诚信底线的强盗嘴脸。

      这些已经存在的问题显然正是毁掉经济转型,推动消费型市场发展的罪魁祸首,所起得作用是严重破坏性的。

    如果说这些都是急功近利,发展冲动惹的祸,显然也是不能被我们的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否则,社会上为什么突然多了那么多暴富起来的人?这些人的财富快速生成的财源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一些人总是热衷于上项目,搞大的,却又从不顾及后面的结果?如果能够回答出这些问题,阻滞中国经济顺利转型,压抑大多数人民群众消费能力,扰乱内需型经济健康发展秩序的根源性问题也就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