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上篇说到1990年10月中旬,我在宁波大学任教的日子)
1990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我焦急地等待着影视公司的电话,才几天时间,我都觉得是那么地漫长;我这急性子的人,真觉得是度日如年。
上午,87班女生李琳冰来我办公室,我们聊了几句。我暗示她:如果她愿意在毕业分配时留在宁波工作,我可以给她介绍一位老师男友;听得此言,她双眼周围顿时羞得绯红,笑而不答。正在这时,我办公室有人来了。
系主任余先予让我绘一张教学评估表,我让88班班长孙海雄去做,余主任等不及了,说我做事拖拉,要我晚饭前拿给他看。我根据他的意思,午饭后赶制好,赶忙送去;他夸我雷厉风行,说他修改一下就可以了,不用我再做了。我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任务了;我们这个难缠的系主任,真是烦死人了!他哪里知道,这阵我的心早已飞出宁波大学了,憧憬着影视公司那神秘的地方,那里对我有着无穷地吸引力!
下午,我碰到了87班的女生沈树萍。我听说她们班的男生傅健因为痴恋上了她,差点出家当和尚;昨天我从市里回来,正好碰到她们班另一个男生张创伟,在急吼吼地找她。今天碰到,我就拿这些说事,逗乐了沈树萍几句。我前头走了,听见她在后面和同班女同学秦冬红、谈江萍说我真有意思。我就喜欢和这些小姑娘们开玩笑,她们对我幽默风趣的玩笑话,好像很感兴趣。
1990年10月16日 星期二
系里开了一下午会,从上海借来的余先予主任马上要回上海了。他把上次去新疆开会时带来的葡萄干和杏干,放在桌上让大家吃。今天的会主要有三件事:一是余主任问大家是否愿意参加他牵头成立的“国际私法与民商法研究中心”的工作;二是讨论联合全国各“第三世界”大学的法律系编一套法学教材的事; 三是余主任介绍他去参加武汉港澳法学研讨会的情况。
会后已经4点半了,我坐在办公室里,等着5点到了去吃晚饭;87班女生董黎君来了,说找冯振堂书记,我们又聊了起来。她对分配去向很是忧心忡忡,说想跟杭州来的男友一起去杭州,可希望渺茫;想考研究生,也不知是否可行,另外,她对法律专业也不太感兴趣。她怕万一连宁波也留不下来,分回了故乡象山。我话里有话地说我有办法把她留在宁波。
5点半了,我们一起往宿舍走。我说:“我会在很多方面给你帮助的,可我也要让你给我帮一个忙。”她疑惑:“我能帮你什么忙呢?”我故作神秘:“当然是可以帮的忙了。”她急切:“快说,已经开了头了,我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事,我好奇心特别强。”我一笑:“现在我还不想说,等我想说了再说。”然后我就把话叉开了。
我们正说着呢,碰到了87班班长於忠莉和工商系的一个女生;这个女生是我《法律基础》课班上的,今天逃课了,她想让於帮她给我说说,让我手下留情。
董黎君就此站住了,说:“这几天正好没什么事,听你讲课去。”走了几步,我回头冲三位姑娘一笑,董姑娘也在冲我笑。
为下学期排课的事,晚饭后我去找余主任。他那随心所欲的毛病又犯了,居然说我开什么都不行;我借机提出让他换位教学秘书,他又说让我先干着。对这吃力不讨好的无偿兼职工作,我早干够了!
1990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早上,87班女生谈江萍来办公室问我考研究生的事。
然后是87班女生王卓琴来聊。她是来找班主任曹致中老师的,曹老师没在,她就和我聊了起来。她想考研究生,不想马上回故乡绍兴工作。我逗她,说是她不想回乡可能有四个原因:一是男朋友和她异地,两人只能考到同一个地方去;二是逃婚,从小结下了娃娃亲; 三是家庭矛盾太多,想要躲开;四是浪漫心理,想到大都市去碰碰运气。她笑死了,指着说我太有意思了!
快吃午饭了,於忠莉又来了。我用上海话和她聊天,她说我上海话讲得好;她问我是否在上海待过?她惊讶于我没有常住过上海,怎么会讲地道的上海话?我说我现在每天跟“四季可乐”广播节目学说上海话。
我们一起去食堂吃午饭,进了食堂,我刚想说再见,她大方地问我:“咱们在哪里吃?”我随手一指靠近门口的第二张饭桌。我们各自买好饭菜后,几乎同时到了这张桌子跟前,边吃边聊。我看董黎君就坐在我们前面隔两张桌子的地方,87班女生大多都固定坐在那里。学校吃饭几乎每人、每班都有惯常去的地方。一会儿,工商系88级的上海姑娘张肖惠也过来了,三人边吃边聊。张姑娘说我上海话讲得太硬,像是北方人讲上海话,於却说:“我看蛮好的。”於忠莉说我吃得太快了,张姑娘说我影响到她也吃得快多了;於说:“咱们慢慢吃,聊聊”,张附和。於忠莉吃好饭去买冰砖,我说不吃,她给张也买了一块。
下午,我给沈芳打电话,她女儿海蕾接的电话,说沈芳已经退休了,现在宁波广播电台外聘她,现在她去北京出差了。
我又给影视公司郭启寅打电话:他说这阵儿太忙,说再过一阵儿,会召集我们这些新招聘的人开会的;说初次见面对我印象不错。我问:“这次招聘的人,是不是全都调去,只有我是兼职的?”他说是的。我顿时凉了半截。我说我头脑灵活,学什么一学就会;他淡淡地说,这当然好了。我问他主要是做什么工作?他说哪里有资金就到哪里去。我们正说着呢,有人叫他;他说那边有个电话,就匆匆挂掉了。我明显感到:这家影视公司不能给我带来太大的成功机遇。我心说:我想纺织一个梦,可还没动手,就发现自己拿错了线。
我强打精神,翻看着今天出版的《宁波日报》,中缝有一则征婚启示:一位在合资企业工作的姑娘征婚,67年生,高中生。我背负着的精神枷锁实在太沉重了,我太累了,累极了,我想歇一歇了,我这只小船该靠岸了!
1990年10月18日 星期四
今天,我看完广西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传奇》。对于见多识广的现代人来说,这些经典名剧的情节也太简单了,内涵也太单薄了;女子必定颜如玉,男子必定中状元,太俗套了!中国传统戏曲注重的是表演,情节反倒成了串线,所以,故事讲起来很平淡,演起来可就有声有色了!
下午,我给罗俊明副主任说:他请来的老同学余主任要求太高,我这教学秘书难以适应,罗让我别往心里去。
3点钟,冯书记来系办公室,征求我和行政秘书冯惠玲对他的意见,我们三人聊了起来。我说:冯书记在系里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应当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冯惠玲则是唠唠叨叨的,说过多少遍的事情了还在说。系里的同事们都看得出:冯书记和余主任、罗副主任的矛盾是很明显的,冯书记内心对余、罗很不满,表面又极力掩饰。
1990年10月19日 星期五
下午,87班女生淡江萍为考研的事来和我聊了很长时间。
晚饭时,我碰到87班女生陆琴,我们一起排队买饭。我说起88年我来宁波大学联系工作时,和她们三个女生在校小宾馆相遇的事,她说记得。我说我刚来宁波大学时,有一次在报刊室碰到她,她说那次她在替别人值班,她也记得这件事。我说她的衬衣好看,她不好意思地说是件旧衣服。她说我平时太高傲,走路时总是头仰得高高的。
晚饭后,小俞来了,说他和87班女生夏伟飞谈了一次,夏对他一点意思也没有。我直言不讳,指出他在婚姻上过于幻想了。他说他打算回家乡找一个漂亮姑娘,说在这里他只能找最丑的姑娘。不是说才子佳人吗?我感慨:小俞这个复旦才子的佳人又在哪里呢?这次他在报上征婚,让唐莉莉转信,可他只收到了一封信。
我今天忽然牙疼极了!以前常听人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我今天真感觉到了!怎么都不行了:吃东西不行,连说话时漏进一点冷风,也疼得渗人。想去拔牙、镶牙,也不知要多少费用。
今天学校终于开澡堂了!从家里回来两个月了,我才第一次洗上热水澡;中午12点一开门,我就去了,真舒服呀!
1990年10月20日 星期六
今晚学校放映台湾故事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教师发票;这部片子轰动一时,报上把它比作当年的朝鲜影片《卖花姑娘》。我这冰人就是怕热、遇热就化,我怕我坐在一堆学生当中掉眼泪;我让88班男生储孟亮帮我校对文件,我把票子送给了他。我想明天自己去市里看,周围都是陌生人,我会更自然地宣泄感情。
今天,我看完了香港小说《琦感》,岺凯伦作,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岺是时下青年热门小说的作者之一。小说中写了二位姑娘:有特异功能的柏如英神神鬼鬼的,让人莫名其妙;还是李娜的故事更感人。中国女人喜欢40岁左右的欧洲男子,都是美国电影看得多了,觉得40岁的成熟欧洲种特性感,但又觉得保险系数不如中国种。
下午,我和冯惠玲、汪海军三人在系办公室聊天。我说汪的女朋友实在太难看了,他很不高兴。我又劝冯不要在挑女婿时要求太高了,文凭相貌取其一就可以了,姑娘一过25岁就麻烦了,冯说是的。
我看书到夜里1点多,看完了小说《胭脂》,亦舒作,花城出版社出版。胭脂是女人的灵魂,这句话颇耐人寻味,胭脂—虚荣心?看港台小说,我觉得极生活化,好像是有个人在绘声绘色地给你讲她经历的一件事。我寻思:台港畅销书作家为什么都是女性?为什么不见一个男子?也许是女人比男人更会编故事吧?男子太注重理性思维,女子更善于描写和想象,尤其是幻想。亦舒的小说,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流畅,对女性的观察描写,尤其细致入微。
1990年10月21日 星期日
早上下着雨,我8点赶到兰江剧院时,少有的盛况:售票口排起了长队,下雨丝毫不影响人们的观影兴趣。进去一看,场子里坐得满满的,真难得!
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一个半小时的片长,我的眼泪哗哗地流着。我想起我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小伞型圆珠笔,小热水瓶式钢笔;想起我喜欢打乒乓球,妈妈下了早班,专门赶到商场,去给我买了一个反胶的墨绿色球拍……。影片中的母子分离,太残酷了,我听见周围一片抽泣声。散场时往外走,男女老少都赶紧擦着眼睛,怕走出去让人笑话,一个个低着头;幸好是雨天,如果是阳光灿烂,脸上的泪痕就会太明显了。我一出剧院就赶紧打上伞,走了好一段才发现别人都没有打伞,原来雨早已经停了。这又一次证明了悲欢离合、人间亲情,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具有永恒的魅力!
早上我没吃早饭,在兰江剧院里买了一袋苏打饼干,和一盒荔枝汁;散场后到副食店楼上吃了两碗馄饨。
11点半,我又在文化宫看电影,福建片《袁氏遗产案》,米家山导演;我强打精神硬撑着,否则就睡着了,大杂烩似的片子真让人受不了。
出来我在宁波市里转转:在宁波汤团点吃了一客汤团,价钱已经从原先的6角涨到了1元;买了一瓶美加净男士营养霜,和一瓶美加净男士定型发膏,我还是第一次买养发、护发用品。
在华联,我上次看到有美加净含漱液,饭后漱口用的,上次犹豫着没买,今天买了一瓶,2元5。姐姐比我更喜欢尝试新的生活用品。
海涌日记:我这三十年的日子(290)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