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缅甸民选政府上台后开始实施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让这个坐拥未大量开发能源及6000万人口、被多数西方投资者忘却了数十年的完整国度,开始敞开双臂欢迎外国投资的到来。
“全速前进”的缅甸吸引了从全球跨国公司到单枪匹马的个体户等各类企业的注意,他们认为这个国家可能是全世界最后一批拥有很大潜力的前沿市场之一,但很难说是一个稳定的市场。
那么,面对着这个诱惑极大、但似乎又充满陷阱的市场蛋糕,投资者该如何对待?是吃还是不吃呢?
改革放开市场
半世纪之前,缅甸是东南亚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富含矿产、石油、天然气、柚木等很多很多的天然资源。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惩罚缅甸军政府不接受败选、拘捕反对派,欧盟和美国都对缅甸采取禁运裁制。几十年军事独裁、国际制裁使得缅甸经济跌落到谷底。
但从去年开始,一个名义上的非军政府在缅甸上台,并开启了一系列广泛的政治经济改革。这些改革说服欧美列强取消了针对缅甸的大多数经济制裁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上个月19日,刚赢得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飞抵仰光,停留了6小时。这是历史上美国在任总统第一次访问缅甸。虽然这被认为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显露,但不可否认这将使缅甸对西方商业利益的大幅度开放受到进一步关注,同时让华盛顿有机会敦促缅甸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改革。
而且,此前美国已允许IMF和世界银行派团访问缅甸,协助政府改善金融体系;欧盟也取消政府官员访问缅甸的禁令,预料还会有更进一步的放宽措施。
为吸引外资,短短一年来,缅甸政府在经贸和法律层面做了很多改革。如起草新的土地和投资法、设立经济特区等。目前,新的《缅甸联邦共和国外国投资法》已于11月2日由总统吴登盛签署颁布,以取代1988年颁布的《缅甸联邦外国投资法》。
在最终版本的新法案中,缅甸允许外资投资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矿业、制造业、饭店和旅游业、房地产、交通运输、通信、建筑和其他服务业。农业、畜牧水产业被确定为限制领域,但可按照法规组成缅外合资企业进行投资。新法案还规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缅外合资企业从正式运营起可享受5年免税待遇,比原有政策延长两年。
在投资人眼里,缅甸政策的放开,使得从金融、饭店到食品加工到处都充满了机会,各行各业开始涌入缅甸市场。
进军缅甸市场
广博的人口、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对现代化产品服务的急切需求,使得缅甸机会之大很难形容。很多投资者和企业都瞄准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如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基础设施的兴建。而对于那些人数不多、成长迅速的城市精英群体来说,汽车、软饮料等西式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他们的喜好,这些都是不可错失的机遇。
事实上,已经有十几家财富500强企业加入了进军缅甸市场的行列。万事达和维萨正在为推出信用卡而努力;通用电气期待拿下几笔大额电力合同;可口可乐正在为至少开设一家工厂而谈判,投资在三年内有望达到2亿美元。
日本、泰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企业动作更快。三菱、三井集团和住友商事都在扩大它们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的经营规模;泰国政府正加强在缅甸投资密集劳动型的农业和工业,开拓与亚洲大市场做贸易的渠道,以便极大限度地容纳泰国的产品,其建筑企业和石化企业甚至努力启动耗资500亿美元的“土瓦”工业园区兼港口项目,
同时,韩国各大银行亦纷纷掀起进军缅甸的热潮,抢占发展潜力较大的东南亚市场。目前,友利银行已经于上个月在缅甸设立了事务所,并计划于2014年将仰光事务所转换为当地法人或是分行,扩大在当地的营业网点;而新韩银行也已派出一名区域专家到当地进行市场调查,计划最快于明年上半年在缅甸开设事务所。
而其他的小型企业更是挤着涌入缅甸市场。如投资公司Silk Road Finance最近在仰光开了一家办事处,并从私人投资者手中筹集资金2,500万美元;在伦敦和香港都有办事机构、管理资产13亿美元的投资公司Cube Capital,最近投资了缅甸的两笔房地产生意,价值逾2,000万美元等等。
可以说,在缅甸的街上、酒店、机场,随处都充满着商机,可以闻到变革的气息,这片投资热土正在持续升温。然而,许多企业仍对此保持谨慎,这又是为什么?
投资仍需谨慎
目前,国家政策放开、西方经济制裁放松,缅甸国内各个行业都有待大批公司来投资,但挑战也有很多,比如简陋的基础设施、不可靠的电力供应、科技或服务技能缺乏、办公地点不足等等。然而这些对投资者来说,还并不是最大的困难。
在越南和俄罗斯等其他国家向世界经济开放的时候,很多率先出动的企业都亏了钱。挣钱的资产到头来落入到有政界人脉的当地人或国有企业手中,一阵的盲目乐观带来的市场的崩溃,让很多投资者担心缅甸也会有同样的情况发生。而且,由于军方势力依旧稳固,缅甸的开放幅度未必会有预期的那么大。
同时,缅甸还有它自己的一系列特殊风险,即新政府很难控制社区之间暴力冲突的暴发。缅甸有5000多万人口, 100多个民族,其中68%为缅族,而89%的缅甸人又信仰佛教。这种跨界民族布局,本身就隐藏着文化、宗教的冲突,加上缅甸政府对国民分等级对待,冲突就难以避免。最近一次冲突发生在缅甸西部佛教与穆斯林居民中间,80多人死亡,数千户住宅被焚。只是到目前为止,这类风险对投资者来说还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此外,缅元存在的多重汇率——其黑市汇率比官方汇率低最多200%——搅乱了贸易和银行业,严重损害了缅甸经济发展和影响外国投资。而那些错综复杂的红头文件意味着,每一笔进口和出口货物、以及进出口价格,都必须得到高层的批准。
而更令人坐卧不安的是,在缅甸经营得太成功也会有风险,因为那会使大权在握的将军们的亲友垂涎三尺,他们会将利润丰厚的企业据为己有,这是很多人根本不可能相信的事实。而且,官员也承认,贫污问题相当严重,缅甸在国际透明度上,183国当中排名180,而建立有效的法治系统,要花很长时间。重要的是,一旦实施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而使得有可能遭受阻力。
在受军方控制多年的缅甸经济跌入谷底后,不可否认积压了不少的问题,现在要想经济复苏,这些问题必然会成为拦路虎。如今,虽然改革带给缅甸市场不少的商机,诸多投资人也极力想成为先行者,从中捞到第一桶金,然而这些变动在意味着机遇的同时也是挑战,观望、等待、谨慎依然会是大部分人的选择。而缅甸如果想要加入亚洲崛起,接下来的很多年,必须要不畏艰险,进行持续的改革,方可成为投资者梦寐的金矿而不是令人失望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