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紧盯马云的阿里系。
马云有支付宝,刘强东收购网银在线;马云有阿里金融,刘强东如今也推出自己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这对新老电商巨头竞争进入纠缠阶段。对于电商介入金融领域,易观国际分析师阳骁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必然的,虽然在现在的互联网安全状况与信用体系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使得金融互联网化遇到一定的阻碍,但‘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趋势。”
也推金融业务
“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谁在供应链运转上更具效力,谁就可以占据先机。”11月27日,京东商城首席战略官赵国庆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通过资金流带动整个链条向前流动,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整合。”
就在收购网银在线一个月后,京东商城在金融领域又挺进一步。11月27日当天,京东对其超过500家供应商正式公布了自己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而且还拉来中国银行作为后盾。
京东商城金融发展部经理黄俊当天解释称,所谓供应链金融,其实就是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为上游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的生态体系,关键点就在于核心企业。京东商城“以自身作为核心企业,为我们上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京东官方消息称,当前其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已经打造完成,这一平台结合京东商城供应商评价系统、结算系统、票据处理系统、网上银行及银企互联等电子渠道,是面向全部京东商城供应商开展一整套金融服务的综合型金融服务平台。
具体为京东商城针对供应商采购、入库、结算前等阶段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委托贷款融资等融资产品。在资金来源上,黄俊介绍,委托贷款融资服务运用的是京东商城自有资,同时京东商城还引入了银行的资源。
据悉京东所称的银行目前就是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张金良当天透露称,“我们今年以来已经跟京东商城的供应商开始了合作,短短几个月我们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亿的合作融资,这里面合作潜力还非常大。”
“既然提到金融,那就包含两个方面,肯定有融资还有投资。”黄俊透露,京东的金融平台服务中不仅包含融资还为其供应商提供投资服务。他介绍,京东在投资上对供应商提供“信托计划”与“资产包转移计划”。其中前者资金一部分投向国债、央票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另一部分会投向京东商城与供应商应收帐款等安全性高的资产。后者是指银行对一部分资金充沛供应商的资金进行评估发成理财产品供京东商城和资金充沛的供应商进行购买。
“今年年初京东商城推出了供应链金融平台服务,”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的助理总裁白兰清当天进一步透露称,神州数码和京东商城已经在6月下旬进行过合作。“以神州数码的信用做抵押,以京东商城的信誉做保障,降低了风险,同时增加了应收帐款的回收速度。”
金融“魅力”
“京东拥有商户资源,而银行拥有资金。此次京东与中国银行合作的方式与此前B2B平台——银行的合作方式类似,京东扮演担保人或信用信息提供者的角色,主要还是由银行放贷。”易观国际分析师阳骁11月27日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金融服务可以作为京东自身业务的一个补充,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盈利,这是潜在的收入增长点。”
事实上在京东之前,马云的阿里系已经在这块领域运营多年。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6月,阿里巴巴就正式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确定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当年这块业务还叫“阿里贷款”。2009年6月,阿里贷款从B2B业务中拆分出来纳入阿里巴巴集团,成立阿里巴巴金融事业部,负责集团旗下所有子公司平台的融资业务。2010年3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获批成立。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阿里金融已累计为超过12.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总额超过260亿元。2012年7月20日,阿里金融实现单日利息收入100万元,以此计算一年中阿里金融的利息收入将达3.65亿元。
“阿里金融一方面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反哺自身业务,提升用户粘性。”阳骁进一步分析称,“阿里系的金融服务主要针对于阿里巴巴会员企业提供短期的融资,一方面成立阿里小贷公司放贷,使用自有资金,另一方面与银行合作放贷,使用银行资金,阿里扮演担保人与信用信息提供者的角色。”
如今刘强东也盯上了马云的金融赚钱之道,再次盯紧马云。“互联网与金融正在逐渐融合,包括保险的网销,P2P在线信贷以及在线融资都是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阳骁认为,“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必然的,虽然在现在的互联网安全状况与信用体系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使得金融互联网化遇到一定的阻碍,但‘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趋势。”
刘强东盯紧马云打造金融平台
评论
2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