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明年房地产调控“微调与收紧”并存


谢逸枫:明年房地产调控“微调与收紧”并存
 
   导读: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3年经济工作。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这次会议传递出明年经济政策的哪些信号?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同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各种挑战不能低估。全党全国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政治局会议传递明年经济政策六大信号,信号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入9月份以来,各项经济数据一致描绘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新态势。年末出现这样转折性的变化后,外界高度关注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信号二:扩大内需消费投资双管齐下。在世界经济低迷之势一时难以扭转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更加集中在内需上。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信号三: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新情况下,中国经济如何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事关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主创新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等。信号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号五: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和农村改革,抓好科技、教育、文化、行政审批等领域改革。信号六:稳步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等。

   住建部政策咨询专家、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谢逸枫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要巩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扩内需应当以消费为重点,但在目前情况下,投资也不容忽视。投资和消费两方面不可偏废。以往汽车和房地产对消费的带动性很强,现在这两方面都遭遇了一些问题,亟待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二是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提法由来已久,但这次非常明确地提出,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透露出新的思路。三是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还没有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度,潜力巨大。大量农村居民正在向城市转移,使他们真正成为市民,对产业升级、消费升级都至关重要。四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支持服务业发展,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有利于节约资源、鼓励创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利于降低公众医疗负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国有经济改革有助于激发活力,这些改革搞好了,调结构、转方式就有了制度保障。五是使百姓的就业更加充分,享受的社会保障水平更高,住房改善,就学、就医更加方便,将大大提高增长的包容性,让更多人分享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住建部政策咨询专家、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谢逸枫认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为2013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定调,其中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内容,表明2013年房地产市场调控不会放松,具有进一步加码空间。不排除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强化调控效果。但是对比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容看,2013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导向“有保有压”即“微调与收紧”并存,一是2013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依然是稳健、积极。二是具体到2013年房价、政策方面没有没有明确表述。三是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加强”两字来看,说明2013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微调与放松的空间很大,往“稳中偏紧”和“稳中偏松”两个方向,主要看房价与经济发展。

   住建部政策咨询专家、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谢逸枫指出:“2013年政府将更加重视保障房建设工作,但是资金与土地及质量等分配与完成率方面依然存在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我国经济趋于稳定,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能够较好完成。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同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各种挑战不能低估。全党全国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会议指出,明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要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主创新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生态建设。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发展海洋经济。要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外贸结构,完善稳定出口政策,积极增加进口,抓住机遇推动企业走出去,支持内陆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重要商品市场供需平衡,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和农村改革,抓好科技、教育、文化、行政审批等领域改革。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强化社会服务和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