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遇倒春寒


       这是一个怎样的节令啊?

     虽然时令上来讲已经立了春,但“倒春寒”比真正的三九天还要冷得多。

     于是,一边栓手跺脚一边哆哆嗦嗦。

     连续半个多月的严寒今天在中国北方似乎有结束的迹象,早上起来虽然寒气依旧,不过太阳还是大大方方地出来了,不管热量高不高,最起码看起来要舒服多了。

     气温终于挺上了0度线,可以走在路上不再哈出长长的白气。

     说倒春寒,其实有点不科学,因为尽管已经立春,但人们通常把3月当成进入春天的标志,所以有阳春三月一说。

     所谓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气。此时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极易造成不利影响。

     照此解释,我们现在所遇到的气温变化实在不是倒春寒,而是实实在在的寒冷。

     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太远吗?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期盼,而当立春已过,春天就在眼前时,的确不太远了。

     2012年劈头而来的北半球严寒还有折磨世界的美债欧债危机阿拉伯革命都是要命的,为什么?

     倒春寒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