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江三峡旅游文化漫谈(五)


    廪君白虎与盐水女神

    廪君又叫巴务相,是土家族人的始祖,据说也是巴人的先祖。廪君白虎,是土家族人的图腾。

    跟巴蔓子和范目不同,廪君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从现存史料看,廪君最早见于《世本》,在《后汉书》、《风俗通义》和《水经注》中也有记载,但大多是引用《世本》的说法。《世本》是战国时的赵国史书,记载了西周王朝的帝系和诸侯世系,司马迁著《史记》曾参考此书。《世本》中有关廪君的原文如下:

   廪君,名务相,姓巴。与樊氏、晖氏、相氏、郑氏,凡五姓,皆出,俱争神。以土为船,雕文画之,而浮水中,其船浮,因立为君。他船不能浮,独廪君船浮,因立为君

    从文中所描述的时代环境来看,廪君应是巴地的一个部族首领。廪,就是米仓。廪君,就是给大家饭吃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父母官。以土为船,雕文画之,用陶土烧制成船,画上漂亮纹饰,说明巴地很早就有造船技术。

    另据《世本卷第三》记载巴氏,巴子国,子孙以国为氏,氏族略。宋注,其地巴郡江州县”。这段文字说得很明白,巴氏是以国为姓。廪君既然是巴姓,那说明他是巴国后裔,但不是巴国王族,因为巴国王族是姬姓。文中又说,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廪君的祖先不是出自巴国都城江州,而是出自巫地之诞。诞,通,念但,古代族名,《说文》解释为南方夷。《华阳国志》记载:汉发县有盐井,诸县北有獽蜑”。汉发县就是现在的涪陵县,说明蜑族是生活在百濮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川东和三峡一带

    下面这个神话故事,也出自《世本卷第三》,但是读来令人十分不解:

    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不虫,与诸虫群飞,蔽掩曰光,天地晦冥,积十馀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

    夷水即盐水(请见注释1),就是长江的支流清江,在湖北恩施境内。盐阳,就是盐水之阳。盐水神女对廪君一见倾心,希望他长居此地。但是廪君为了部族的发展,没有答应她的要求。于是,盐水女神就变成一只小飞虫,带领一大群虫子飞来飞去遮住太阳,搞得天昏地暗,一连十多天。最后廪君伺机射杀了她,才得见天日。

    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廪君为了部族的发展,竟然射杀自己的恋人,这到底是褒还是贬?用现在的话说,这叫神马事儿。这个神话所传递的价值观,跟《华阳国志·巴志》所述的古代巴人完全不符。为此,我专门查阅了《世本八种》,发现有好几个辑本都没有这个内容。所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写的是原始社会,隐喻母系和父系之争;要么是后人伪造,为了抹黑中原人眼里的西南蛮夷。

   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廪君最后在夷城做了君主,夷城就是现在的湖北恩施。廪君死后,魂魄化成了白虎。巴族人因为白虎喜欢喝人血,所以就用人来祭祀白虎。这段文字也不大靠谱,估计是后人伪造的。不过,廪君白虎是土家族人的图腾,这个倒是真的。

 

注释1:《水经注·夷水》:“夷水出巴郡鱼复县江,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夷水又东与温泉三水合。大溪南北夹岸,有温泉对注,夏暖冬热,上常有雾气,疡痍百病,浴者多愈。父老传此泉先出盐,于今水有盐气。夷水有盐水之名,此亦其一也。夷水又东径佷山县故城南,县即山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