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1月CPI为4.5%,比预期4~4.1%要高;而PPI为0.7%,比预期要低得多。
虽然1月份CPI走高,PPI走低,有元旦春节同在一个月的因素,春节期间,商品纷纷涨价,而企业大多休假。但是,二者差距如此之大,却似乎从未有过。
作为消费品物价指数,一般来说,CPI更多地反映货币现象,而作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更多地反映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活跃程度。CPI走高、PPI走低,不能不给人以滞涨之感。
去年1-8月,PPI基本维持在6-7%之间运行,9月跌至5%,此后便自由落体直至今年1月的0.7%;与此相对应,工业增加值也由去年一、二、三季度的14.4%、14.0%、13.8%(缓慢回落),降至四季度的12.8%,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已公开表态,今年一季度将再降至11%,工业增速下滑已经势头确立。不仅如此,1月,用电量下降7.5%,预计1-2月为5-6%,而去年同期为12.32%;1月,乘用车销量下滑16.5%;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虽为50.5%,越过50%的荣枯线,但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7%,比上月提高1.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7.1%,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路透社调查显示,1月进出口增速将大幅回落,其中出口增速将放缓至4.8%,进口增速更将放缓至0.5%……。许多指标显示,一季度确实将是温家宝总理所言“较为困难的时期”。
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和资源价格将呈刚性上涨,国家人力资源部等七部委已明确,十二五期间,劳动者工资年均将增长13%以上,这一方面将压低企业利润,另一方面将提高通胀预期。虽然,多数专家预计今年CPI将前高后低,但从中长期看通胀将延续。
在CPI、PPI出现打架之际,货币政策走向也将捉摸不定,或如官方所说的“微调”。其实,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就是两句话:稳增长,抑通胀。如果经济过热,CPI企高,那好办,收紧银根,就像2008年那样,PPI最高达到10%,CPI最高达8.5%,一路收紧银根,股指也一路下跌。反之,如果经济冷、通货缩,那也好办,放松银根,就像2009年,PPI和CPI长期呈现负数,尤其是PPI,最低至-8.2%,这才有国家的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也才有1800-3400点的小牛市。
有人说,经济越差,货币越松,股市越好。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经济真的差也就罢了,现在是经济还可以,但是不景气,就像统计局总工程师姚景源所说,现在是“稳增长”,而不是“保增长”,说明经济还不需要“保”,只要“稳住”即可。另一方面,1月份CPI毕竟到了4.5%,就算2月回落,也不至于回落很多,所以还要抑通胀,这样货币政策就不会、也不需要放得太松。
CPI、PPI打架,股指就不得不上下折腾。看看哪一方面是主要矛盾,1月PPI跌至0.7%,马上就要“负”了,稳增长成了主要矛盾,货币可能会松一松,股市也会向上腾一腾,例如,有人预测存准率可能下调,这对股市当然是利好。相反,如果什么时候抑通胀成了主要矛盾,货币政策就会反向运作。还是这句话,对这个市场可以存有希望,但不可存有幻想。
CPI、PPI打架 股指上下翻滚
评论
编辑推荐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