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昨天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表示,当前市场已显示出比较罕见的投资价值,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这意味着即时投资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达到8%以上,但今天A股却以下跌报收,而且后市上证指数一度下跌近1%,沪市成交量也萎缩至837亿元。
最近市场上的投资者讨论较多的是半年线(120日均线)对行情的压制作用有多大。今天半年线的位置是2385点,按目前的速度,大概一个星期以后,就将跌至目前的点位附近。这也是市场投资者比较谨慎的原因之一。不过今天股市表现比较弱,主要还是和以下三个利空有关:
1、有媒体报道称,2月前两个星期,四大国有银行的新增贷款仅有300亿。继1月新增贷款大大低于预期后,2月的信贷增量进一步低于预期。
2、养老金入市步伐被搁置。《21世纪经济报道》称,一位接近权威机构的知情人士表示,备受关注的养老金投资方案一度“议而已决”,只不过被舆论耽搁了出台步伐。具体是,历时一年半制定的养老金多元化投资方案,还未公布,便遭遇舆论养老金入市等于“羊入虎口”的论调,从而让这份方案再度搁置。“舆论这次帮了养老金改革的倒忙。”一位参与方案制定的人士称,由于舆论对养老金入市有争议,养老金改革战略又退回去了,“年内有动作的可能性不大。”
股市从来都是少数投资者赚钱的地方,无论是经济学家、企业界的成功人士,还是在其他领域比较成功的聪明人,都未能表现出明显强于普通人的投资能力。在目前的点位下,养老金入市受一些在股票投资上同样业余的专家和财经演员的批评而暂时搁置入市,也非常正常。最终养老金入市,恐怕将在股市有较大涨幅时实现,届时将大幅提高入市成本。从中投在金融危机前的“错误”投资遭广泛批评而错失在全球的抄底良机上看,养老金很难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
其实就目前股市的涨幅和成交量来看,多数资金并未将养老金入市作为中短期内的预期利好。
3、央行昨天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2012年M2的预期增幅为14%,低于2011年16%的目标。
虽然央行仍因忧虑通胀的反复而迟迟不放松货币,不过目前中国经济较去年下半年已有较大的变化,实体经济对货币的渴求度已明显是降。这可以从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可以发现:
1、2011年12月,金融机构超储率为2.3%,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回升,高于2010年底的2%,表明银行体系流动性已显著改善。
2、加权平均贷款利率去年三季度已见顶。去年4季度贷款下浮比例为7.02%,与3季度的6.96%基本持平。基准利率比例为26.96%,比3季度的25.86%有所增加。上浮比例为66.03%,低于3季度的67.13%。利率下浮比例的增加带动贷款平均利率回落。2011年4季度的银行贷款平均利率为8.01%,已经从3季度8.06%的历史高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