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堂何时返朴归真?


  近日里,“归真堂活熊取胆”这一新闻事件,成了媒体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归真堂研发的“活熊取胆”这一中药生产模式,早就受到动物保护组织的质疑。眼下这一风波是因为归真堂谋求在国内创业版上市,于是更引发了公众的激烈讨论。2月14日,动物保护组织——“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联名毕淑敏、李东生、薛蛮子等72位知名人士正式致函证监会,反对归真堂上市。

  关于熊胆,在网上搜索得知,是一味名贵中药。传说中,一千多年前的《唐本草》就记载了其药用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熊胆,苦寒无毒,凉心,平肝,明目,杀虫;主治湿气热盛及恶疮、小儿惊痫等。

  古人取熊胆入药,必将黑熊猎杀。取50克左右的一颗熊胆,就要杀死一头成年熊。所以熊胆与其他入药的虎骨、鹿茸一样,极为珍贵。福建归真堂,据说已经形成了黑熊养殖、熊胆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体系。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活熊取胆”,据说是用“无痛技术”采集黑熊的胆汁。

  中药界和一些地方政府,都有人力挺“活熊取胆”。中药界的说法是:熊胆的作用尚无替代品。政府部门的理由是:发展养熊业一方面能够满足市场对熊胆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减少人们对野外黑熊的捕杀。在一次中药协会与媒体记者的沟通会上,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描述说:他曾亲眼见过活熊取胆,“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一言既出,舆论大哗,中药协会已经为此向公众道歉。

  从目前这一新闻事件的发展看,“反对”阵营的理由似更为充足。活熊取胆,无论如何会造成“胆熊”身体上的痛苦,引流胆汁的创口容易引发炎症,而且“胆熊”将终身在被囚禁的境遇中度过。黑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状态下要受到保护,难道一旦被猎捕圈养起来就不受保护了吗?凡是被人工饲养的,都不在“受保护”之列,这样的观念成立吗?

  退一万步说,即使法律没有禁止熊胆入药,但也必须有个限制。据说归真堂的产品中,只有熊胆粉和熊胆胶囊有药品批号,其他的产品实际上都属于“保健品”。如今要成为上市公司,那就是集社会的财力来扩大熊胆制品的市场,而且更多的是保健品市场,究竟有无必要?

  见到有人撰文主张此事由“市场”说了算,太搞笑了。姚明在针对捕杀鲨鱼所做的公益广告中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问题的关键可能就在买卖,即市场。“市场”曾经使多少种动物被猎杀,甚至灭绝,这都是历史的教训。所以,借用姚明的广告语,我们要说,没有买卖,就没有黑熊的痛苦。

  有消息说,熊胆入药其主要成分是“熊去氧胆酸”,据说日本专家早就从鸡的胆汁中提取了“熊去氧胆酸”。国内也有专家表示可以人工合成,或用同样药效的其他中药代替。想起“牛黄”这味中药,以前用的都是“天然牛黄”,但现在入药的都是“人工牛黄”,其药效同样被社会所接受。为什么熊胆就不能走这条路呢?

  看起来,归真堂应该真正地“归真”了。扣“阴谋”的帽子,扯“领导”的大旗,都不管用,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真正面对事实,认真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才是真正的“返朴归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