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罗锅”香皂
罗锅香皂大多归结为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不足,导致倒闭!
提起罗锅香皂,老烟台人也好、北方人也好、莫言小说里的“罗锅香皂”也罢,人们多是一声叹息。原因有二:第一,罗锅香皂曾经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第二,叹息的人认为老牌国有企业的命运似乎都是如此。罗锅香皂存世八十余载,经过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好业绩,也正是在这个十年里,罗锅香皂经历了建立内部股份制和一轻工业总公司对这家有点意思的企业的行政指导、人为调动企业一把手,造成一个新领导更替的不成功和原企业领导出了问题,使得企业管理断链陷入了困境。最终经过芝罘区政府的协调,于2000年以一元钱作价交给了一个私人老板,不到三年就破产。树倒猢狲散!
之所以要纪念这个产品,因为他曾经是农商部的老字号优质金奖产品;之所以让人叹息,主要还是由于“国有企业”这个敏感的话题。其实,建国后从烟台第二化工厂、到烟台晨芳股份有限公司,它实质上是一家集体企业。由于历史的厚重,它完全是一家国营企业的本性。1990年代初,企业的几位领导团结一致,把企业做的有声有色,并建立由一轻工业总公司控股、管理层持股和员工持股相结合的股份公司。改革开放的第一波冲击已经扛过去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当时(大概是1995年)公司的营业额已经接近亿元,接下来的就应该是良性发展的时机。偏偏此时,主管的总公司换了领导,殃及池鱼。这是典型的小富即安造成的滑铁卢。用当初员工的口头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领导训诫就是:细水长流。
到今年,这家公司已经倒闭整整十年了。相信每一位员工都早已经开始了新生活,只不过这十年有的人可能更艰辛一点。记得芝罘区的一位办事人员在公司办公楼里处理破产赔偿的问题时,对一位女性老职工(50多岁,估计在这里干了三十多年)解释某个赔偿条款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假设你死了,如何如何?”,他妈的,不知道谁最该死!
【相关衔接】罗锅香皂飘香90年。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罗锅香皂的后世
2004年3月破产的山东烟台晨芳公司持有的“罗锅”等8个知名品牌,近日由烟台拍卖公司公开拍卖,但因无人喝彩,经过评估后价值近百万元的8个商标全部“流拍”。
罗锅香皂由老烟台沅丰泰皂庄研制,首创于1920年。1922年,罗锅香皂在“国货精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农商部最优等产品称号。解放后,罗锅香皂由1956年建厂的烟台第二化工厂生产,逐渐畅销全国,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二化工”因未把握发展机遇,于2000年被烟台市另一家企业接收,终因积重难返于2003年3月28日破产。旗下20多个商标全部束之高阁。
破产后,为尽量挽回损失,烟台市有关部门从晨芳公司20多个持有品牌中筛选出罗锅、晨芳、洁美、白鸥、美艳、健身、梦觅、维丽邦伲等8个知名商标,经有关部门评估,今年6月22日公开拍卖,晨芳起拍价17.2万元,罗锅42.5万元,洁美16.2万元。8个品牌总计86.9万元。
拍卖现场,仅有原来晨芳公司的3拨10多名老职工竞拍,最后全部流拍。据烟台拍卖公司介绍,流拍原因很复杂,一是竞拍者大都是个人,资金单薄;二是拍卖的委托保留价相对较高,低于起拍价的保留价也无人问津,三是晨芳破产停产多年,市场上假冒商标的肥皂、透明皂泛滥,就算有人买下这些商标,今后的打假工作任重道远。另外还有人认为,罗锅香皂实行的部颁标准,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商标得主如果一时难以达到质量标准的话,有可能招致有关部门的查处。另据了解,当年曾到晨芳公司学习取经的浙江纳爱斯集团,曾有盘下晨芳的计划,但终因不堪重负,计划作罢。
据烟台海丰商标事务所解释,如果这些商标在3年内没有使用的话,其他个人和组织就有权向国家商标局申请使用。若现商标持有人无法提供3年内使用的证据的话,那么这些无形资产就可能真的灰飞烟灭,被人合法注册了。据悉,负责清算的芝罘区国资局目前暂无继续拍卖的计划。
【罗锅香皂名称及其造型来自罗锅桥】
大海阳河虽然不在烟台建城的中心位置上,但它上面却从来不缺少举足轻重的城市地标。今天,其上最重要的无疑是宏伟雄壮的“城市之门”,为了托起这座巨大的建筑,大海阳河的河道在这里经过了特别的改良加固,新火车站的地基也为大海阳河而进行了特别的设计,虽然河道变窄但不影响汛期排水。如今,流光溢彩的“城市之门”向过往的旅客展示着烟台魅力,不过在80年前,大海阳河上的主角却是一座大名鼎鼎的桥———“罗锅桥”。
罗锅桥最初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位置大约在今天大海阳路与西大街交汇的十字路口。1930年横跨大海河上修建而成,1932年修成水泥路面。据烟台老人回忆,因桥的形状像罗锅,坡度很陡,骑着三轮车都根本蹬不上去,罗锅桥因此而得名。罗锅桥建成后,烟台老市区的西出口畅通了,并且带动了这一带的发展,成为城市的繁华区域。建国前,这条街上有盛得造钟厂、烟台汽车站,建国初直到上世纪60年代,周边一带又建有群众剧场、大光明影院、海防营市场等等。直到1956年之后,大海阳河逐段加盖,罗锅桥被完全拆除,然而关于它的回忆,却日久弥新。
要说罗锅桥最辉煌的一笔,还是它代言了烟台近代工业发展中的一大名牌产品。1918年由李子明、曲祥臣等人创办了一座手工作坊叫源成泰香皂厂,研制了一种罗锅香皂,并获得当时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发的“最优等产品”奖,随后畅销各大城市,甚至出口到许多国家,为中国当时轻工业的骄傲。解放前,许多大中城市的社会名流以及电影明星以用罗锅香皂为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