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未必僵化


  其次,“中国模式”这样的概念具有简明性、鲜明性。用“中国模式”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十分简洁,非常鲜明,有利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必须说是利大于弊的。

  再次,“中国模式”这样的概念还具有通用性,“模式”这个概念是国内外使用率很高的概念之一。“中国模式”可以说是利用了这一优势,具有极大地易接受性,有利于促进国际对话。

  最后,现在世界上有那么多发展模式,例如在当今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北欧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和“中国模式”(在国外多为“北京共识”)等,还有各种各样其他模式,诸如习惯上被称为“自由主义模式”的英美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模式,被称为“苏东模式”的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等等,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我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叫做“中国模式”呢?这是否有点自觉不自觉地矮化自己的嫌疑呢?

  反对者认为提“中国模式”,就把它固定化了。主观动机固然不错,但是理由是似是而非的。不错“,中国模式”还处于变动之中,因为“中国模式”本身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事物,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经历过并且正经历着由不甚成熟,到比较成熟,再到更加成熟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把它看固定了,那是看问题的思想方法不够辩证。如果认为“中国模式”还处于变动之中,因此不能使用“中国模式”。那我们只能得出这样两点结论:一是当今世界没有任何模式,因为我们今天学术界和媒体所说的各种模式均处在变动、发展之中,都面临着挑战;二是如果只有完全定型的才能称之为“模式”,那等于说“模式”必定是僵化的,这显然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