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壑难填,私有猛如虎


关于中国经济体制的方向,之前曾有“国进民退”和“民进国退”之争。

这个争论本身就是在私有化合理的前提之下进行的,把私有化冠以“民”的桂冠,而将“国”默认为和“民”相对立的角色。

由于把私有者冠以“民”的桂冠,不论是“民进”还是“民退”,都很容易引起真正的民的情感呼应,他们以为所谓的“民进”或“民退”就是自己的进退,殊不知真实的民进,只是少数人对国有资源的蚕食和鲸吞过程的冠冕堂皇的别称而已,而自己作为普通一民,随着这种少数人的狂欢,自己最终还是要沦为更加贫穷的一族。

国有领域和公权力范围中的贪腐现象令人厌恶和愤怒,但是解决之策只能是依法严厉打击,而不是取消公权力或者化公为私。

要不要私有化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私有化到谁的名下,鼓吹私有化,已经成为部分人瓜分国有资源的一个借口。

现有的公权力领域并不合理,这给私有化者以攻击的借口。但是,私有化也有其应有的领地,而不是无限扩疆无所不入。私欲本身是无限的,所以,私有化需要的仅仅是限制,而不是鼓吹之。

 

最近,在一些地方,曾被质疑和反对的MBO似乎沉默了,但实际上是仍在“低调”而稳妥地推进之中。私有化的浪潮并不曾退却,一些地方还在以共产为主义的D的领导下将之推向了真正的公共领域,如教育和医疗。

某些城市的大型国有企业过去都有为自己的员工和家属服务的学校和医院,在上一轮改革当中,这些本属于国有资产的企业学校和医疗部门被分割出来,脱离了企业,实现了所谓的“政企分开”,不再搞企业办社会了(而今私人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和疗福利却被以另一种词语褒奖着)。但是,现在,私有化者已经虎视眈眈地盯上了这些从国有企业剥离出来的国有资产,欲使其变成私有财产。

为了能使这些品质不错的国有资产私有化到个人名下,利益相关者可谓费尽心机,对上游说行贿,对下引诱威逼。而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这些国资的ZF管理部门竟然会积极推助这些国资的私有化,很难使人相信,过去在很多部门以推动改革发展为名之下行个人之贪腐之实的行为可以再新一轮私有化过程中得到避免。

 

最近,世界银行的行长佐利克又来到中国为中国的私有化者助威,极力推动中国的私有化进程,遭到中国学者的搅场抗议。个人觉得,佐利克大可不必以世界银行行长的身份到中国推动私有化进程,世界银行本身就是一个以金融扶贫为主要任务的政治结构,如果要推行私有化,佐利克应该考虑的首先应该是如何先使得世行这个全球“公有”的机构私有化,如果佐利克还觉得把世行私有化有不妥之处,说明他知道世界上还有不宜私有化而应保持公有属性的领域,那么,来中国宣讲的应该是私有化的合理领地的疆界在哪里,而不是笼统地推进私有化。

 

 

 

阅读链接:

学者抗议世行推进中国私有化 佐利克称决策由中方决定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20120228/1049114701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