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军工品质驱动品牌跨越


    2011年7月19日,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和俄罗斯汽车公司AMS-Auto就建立合资工厂正式签署协议,该工厂将在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地区投产商用车和乘用车。合资工厂的初始汽车年产能为4万辆,总投资金额将超过50亿卢布。这标志着具有军工世家的中国汽车先驱在国际市场拥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也证明了北汽寓军于民品牌策略的融合与创新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利润口碑依托品质服务
  北京汽车历史悠久,是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之后我国兴建的第2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由朱德委员长亲自题写厂名,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先驱和北京汽车工业的摇篮。1958年,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井冈山牌小轿车驶进中南海,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1965年开发生产了我国第一代轻型军用越野汽车——北京牌BJ212汽车,满足了我军的装备需要。2001年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重组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英文简称BAW)。
  现在,北汽所拥有的军车生产基地以及后来发展的民用越野车都是其在市场持续具有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因为它的根本就是在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体制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军品生产向民品生产的转换能力。
  比如,由于汽车不是一般的商品,汽车消费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讲依然是家中大事,没有良好的环境消费者也不会产生消费欲望,因此北京汽车就对自己各地4S店进行了扩建和重新装修,并增设了许多硬件设施,以此提高品牌和企业的形象。同时,北汽依托军队背景,通过增加销售和服务人员数量,并对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保证了每一位到店里选车的客户随时都有工作人员的照应和服务。
  正如衡阳一位经营北汽4S店的商户所言:“贴心的服务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于品牌的评价,在衡阳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客户的评价和口碑对销售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据我们了解,北京汽车在衡阳有一半的客户是在老客户的推荐下来买车的。”
  此外,针对市场竞争加剧、客户购买时顾虑增多的情况,北汽4S店积极采取主动销售的经营模式,经常到当地专业市场、小区散发资料,对来过展厅看车的客户积极进行回访,并针对许多客户来店看车不方便的情况,把车辆送到客户的单位或居住地,供客户近距离了解和选择。在网点建设上,出台了保护网点利益、激励网点发展的政策,周边县市的客户,即使来店实现成交,也把利润让给网点,同时积极配合网点开展县域巡展活动。
  越野世家锻造营销精兵
  “军品跟普通的民品不一样,注重坚固、耐用、统一性,对内在质量的要求特别高。”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正是这种严格要求体现了企业的实力。
  通过近年大力度的研发投入,作为国家军车定点生产企业北汽公司现已拥有SUV/越野车、商用车、改装车/专用车3大系列,陆霸、速威、传统车、轻卡、轻客、皮卡、专用车七大产品。根据北京汽车工业的重组规划,JEEP2500/2700和勇士军车都已陆续转产进入北汽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后的新北汽将成为北京越野车生产基地、军车生产基地、出口车生产基地、轻型客车生产基地。并将形成越野车、轿车、商用车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进入国内主流汽车生产企业的行列。
  不过作为一家具有50余年历史的汽车生产制造厂商,在越野车领域的发展波澜起伏:一面是军工制造的如日中天,成功实现北京212和勇士军车的新老交替,另一面却是民用产品的相对短板,以致在一段时间内显得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