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韩之战到现在,尽管韩寒是否有“代笔”一事还没有定论,但韩寒昔日的“青年意见领袖”形象已一落千丈,遭遇了成名以来的最大考验。据凤凰网2月1日下午报道:凤凰网在这两天就方韩之战做了一次网络民意调查显示,支持韩寒的投票占39.1%,支持方舟子的投票占46%。这样一种结果,在两个月之前是不可想象的。韩寒甚至感叹:“因为此次事件,如果再有一次机会,自己将不会选择当作家。”
1月29日,韩寒的合作伙伴、出版人路金波对外发布称,方舟子通过互联网质疑韩寒“代笔”,对其名誉造成损害,韩寒当天已委托律师,将在上海提起诉讼。但据2月2日《新闻晨报》报道,韩寒妻子金小姐透露,目前,相关资料尚在整理中,尚未向法院提交起诉方舟子诉状。我认为,打官司并不能挽回韩寒的名誉,这是因为,如果打输了,当然对韩寒不利;即使打赢了,他也会被人们认为是借助司法力量打压言论权,成为道义上的输家。
我认为,韩寒挽回名誉的最好办法不是提起诉讼,而是继续写出有水平的作品,用事实来驳斥方舟子等人的质疑(当然前提是韩寒确实有写作才华)。就目前来说,韩寒如果能写下列题材的文章就更好了:
其一,写文章为吴英辩护。吴英因集资诈骗罪,二审被判死刑。此判决一出,在学界、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各大门户网站的投票显示,绝大多数网民反对判处吴英死刑。有人认为,吴英有罪,但罪不至死;也有人认为,吴英无罪。不论是这两种意见中的哪一种,都认为吴英不该被判死刑。韩寒近日在《请你们理解我的愤怒和无奈——就与方舟子之争答凯迪网友》的书面访谈中说:“这次我就觉得特别的对不起吴英,虽然舆论可能救不了她,但是我却没能说上一句话。”既然如此,韩寒为何不写文章呼吁最高法院对吴英“刀下留人”?
其二,写文章质疑计划生育。韩寒以前曾写过一、两篇文章质疑计划生育(一篇是2007年写的《关于社会抚养过我什么》;另一篇是2009年的《天涯访谈录》,只有小部分内容涉及计划生育问题),虽然文章数量很少,但起到的影响已然十分惊人。
近年来,我写了大量文章质疑计划生育,力图揭示人口真相,并做了一些人口科普工作。但至今为止,我所做的工作还没有获得很大的成果,主要原因,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人微言轻”。到目前为止,我的几个博客访问量加起来只有二千多万,虽然在国内的人口专题博客中算得上是名列前茅,但只及韩寒博客访问量的一个零头。我想,如果像韩寒这样的名人能关注人口问题,并经常写一些揭示人口真相的文章,那么,效果肯定比我的文章好得多。
计划生育理论,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中国人相信计划生育是正确的?根本原因在于三十年的计划生育强势宣传,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到居委会的宣传栏,都充斥了计划生育的宣传。在官方媒体上,基本上不能发表质疑计划生育的文章。现在主要是在网络上才能发表质疑计划生育的文章(不过,如果是太尖锐的文章,也可能会被删除)。如果质疑计划生育的文章能大量地出现在中国大报上,相信人口政策就不得不改变了。现在还看不到这种情况,不过,既然韩寒博文的读者量和影响力不亚于发表在大报上的文章,那么,如果韩寒能写一些质疑计划生育的文章发在他的博客上,必定能转变很多人的人口观念,并促进人口政策改革。
即使韩寒没有时间写文章,他也可以开微博,发几条诸如“吴英罪不至死”以及质疑计划生育的微博,也有利于改善他在公众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