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中国股市发展的标尺是实体经济


       从股市于2012年元旦杀跌于1月6日见底2132.63点以来,以强劲的三连阳宣告股市的反抽信号,至于今日有19个交易日,跨度两个月,于今收于2300点以上。反弹带量而行。看来,一季度A股反弹将成为主旋律。当前反弹属于超跌反弹所至,属于技术范畴内的,这是行情的定性。

       曾恍惚记得,笔者上一次发文提及股市运行到2300之下,虽然在左侧阶段,但也可以进行战略性配置中线品种的时机问题。并断言,如果一旦在2300——2400区间能够成功夯实出中期底部,则股市将迎来一波较大反弹中周期。并建议战略性买入。在波动两个月后,我们今天开始见到了右侧底部区间正在形成的这个技术信号。是否要追随这个信号,可谓见仁见智了。但笔者以为,反弹以技术性质为定调基础,反弹的时间周期还将进行,高度无法预测。从技术指标黄金分割,无论是从历史底部往顶部的切割,还是从历史顶部向2008年回调的阶段底部的切割,都显示出当前股市波动区间处于一个不平衡的位置,上档阻力位置并不明显,下档支撑倒是很近。我们看到长周期底部区间低位在1955,高位在2948,(以上均为黄金分割得出),其中轴为2451。或者,我们可以看到2500一线将是一个重要的阻挡和支撑区间。笔者的看法是,如果在2500一线攻击失败,将继续分段探底回测,目标当然就是2000点,如果2500攻击成功,则将继续分段上攻,目标就是3000点。2012年的股市波动究竟如何形成,是先扬后抑,还是先抑后扬,还是二者的中间选择,及不温不火,夯实运行,目前都不得而知。但当前有走先扬的趋向,尽管这个趋向信号还有点弱。

       抛开技术面,回归基本面去寻找看多和看空的监测指标,首要用到的是楼市数据和信号。楼市不仅表现在投资功能上,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属于实体经济范畴内的,不是虚拟经济范畴内的。不管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这都是楼市的定性。我们不能因为一批投机客推升楼市上涨,就可以说楼市是属于虚拟经济范畴,是非理性繁荣的罪魁祸首。中国的楼市是有需求基础的。这个是实际状况。当然,政府说楼市有泡沫,是因为站在大多数想要购房而不到购房能力的人的角度,也就是站在中低收入的角度去断言。最多也就是一个价格高到这部分人承受不起而已。但想要买房的需求还在。笔者以为,真正的泡沫是供给远远超过需求,出现产品过剩。比如今天的钢厂、水泥厂等等,出现生产能力的过剩已经是定局。这才是可怕的地方。中国的铁矿石博弈为何总是输家,就因为中国的钢铁企业产能过剩而不愿意承认。今天,房地产的调控制造了相对过剩,这更加加剧了钢企的生存压力。钢企大多是国营企业的,要死掉,不容易。政府不愿意看到失业工人从国有企业中出来。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怪的悖论:打压市场经济链条上的商品房,扶持计划经济链条上的廉租、公租等保障房。中国希望通过房地产产业链条上的调整来实现产业调整,其手段相当矛盾。因此,产业调整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已。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依然不强。这是一个重要的看点。

       在楼市被当做虚拟经济的对象打压下来之后,楼市也就成为了股市的先行指标。股市提前下跌正是对楼市下跌的反应,虽然中国楼市下跌足足晚于股市6个月。那么,股市是否会先于楼市6个月上行呢?恐怕未必。恐慌的杀伤力总是大于乐观信心的穿透力的。不见楼市现底,我们都不能奢谈中国股市会有真正的春天。因此,一季度存在的股市反弹,依然属于超跌反弹,反弹的空间不会太大,时间不会太长。我们的信心依然要回到楼市转好,实体经济转好上去。实体经济最为典型的代表莫过于钢厂和电厂。这是度量实体经济的关键。中国的制造业,主要看钢厂的制造状况。当前,相当一些的钢企职工处于领取70%的工资的水平。国有钢企不敢裁员,所以就有这个平均工资均摊低的状况出现。而束缚政府手脚的也就是这些钢企等等。因而楼市,也就不可能在低位徘徊太久,不仅市场不需要,政府也不需要。政府需要的是成交量。但政府管不了羊群效应。价格越低,殊不知成交量也会越低。这是需求被压制的后果。政府依托保障房对冲的手法毕竟是短期手法。我们总会看到楼市库存出现最低点的一天。那一天,将是支撑中国经济重新走好的最好数据,也是我们中长线布局中国股市的一个起点。

      盛衰周期轮回表演。中国经济逆周期继续,中国股市还将反复探底。这个趋势,短期之内看来是没有改变的可能。这一点,对于投资者而言,是重要的。中国股市2012年的投资策略是存量滚动。对于增量资金的入场,还需要继续耐心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