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张西望文集之序
廖仁平
“东张西望”的基本词义是用眼睛朝各个方向上看看,其引伸意义可以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行为。本文集取此引伸意义而用之,意在对各种社会现象、各种热点争议进行全方位分析思考,其思考的主要方式是尽可能用“一分为N”的系统哲学思考方法中立性、科学性地提出相关质疑,而不是加入争议的任何一方,期望能得到一些对争议各方都有启发的结果。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以师长们的言行为标准的经历,稍大一点就会觉得师长们的言行也常常互相矛盾,继而怀疑、思考、求知,这就必然导致时不时地东张张、西望望。即使各种权威、教条只允许人们朝一个方向看,人的探索本能仍会顽强地指导着大多数人要常常不经意间地朝各个方向看一看。
由于不同的个体所处时空的不同,所能看到的真相一般说来互有差异,每人所见都只是真相的一部分,就某一特定社会系统序参量而言,汇集所有局部真相可以得到此社会序参量的概率密度分布。
当某一特定社会系统序参量是一个稳定的慢参量如一国的语言文字,因其在一定时空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多数人在多数场合遭遇的真相可以基本相同或相近,比如十年前的中国语言及文字与当下的中国语言及文字就基本相同,凡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中国人在这十年里遭遇到的中国语言语义或文字字义都基本相同。
当某一特定社会系统序参量是一个不稳定的快参量如一国的GDP或交通流量等时,就某国不同地区而言,十年里就可能有很多变化,多数人在多数场合遭遇的真相就可能差别较大。如果仅仅微观地听不同人的描述,即使他们每个人都没有撒谎,所听到的也一定是五花八门的,其中表面上看互相矛盾的描述比比皆是,但若对这些微观描述进行统计处理,就会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当样本量足够大时)。
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各种系统序参量值的概率密度分布是一个普遍事实。在一些相对稳定的局部系统中,一些序参量还表现出比较清晰的概率守恒性,它的时空遍历性周期较短,容易被人感知。比如年度内的交通流量就表现为一种概率分布,在各种政治经济形势比较稳定的前提下,一国的年内交通流量分布就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概率密度分布,其时空遍历周期就是一年。
任何社会系统序参量本身及其概率密度分布等虽然客观存在,但这种存在并不会自动地表达出来,它必经人们认识后用人工智能才能得以表达。
人的认识是其主客观综合协同的结果,所以,个体间认识的差异不仅仅取决于其实际遭遇的不同,还取决于每个个体本身的综合素质,再加上意识的娇饰性、模糊性、潜意识性等,使得每个人的认识与真相都有一定的差异,统计这些已经与真相有差异的个体认识状态,得到的序参量概率密度分布的人工智能表达结果到底与实际真相差异有多大?人们是无法精确“测量”的,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实证模糊性地把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些个体不可能遍历的社会系统序参量而言,个体认识即使完全与其遭遇到的真相相符,也只不过是序参量全部状态值的一部分,即局部真相,统计综合这些局部真相就可以得到序参量状态值的全部真相。而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种争议中,绝大多数原因就是各种局部真相间的互不妥协,这与中国传统寓言“盲人摸象”的情景完全相似,人们在嘲笑盲人们主观武断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又常常在争议各种复杂社会事物时犯着几乎一样的错误。解决这种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型争议的办法之一就是平等科学的对话交流。
另一大类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争议是对未来不同预测结果的偏好型争议。这种争议的现实意义在于一定时空中的人们要寻找前进方向。大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争议,小到一国年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松紧等的决策,无不与人们对未来预期或偏好相关。遗憾的是当代人类智慧面对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系统,预测能力常常非常低,短期局部预测尚可,长期整体预测常常顾此失彼,所以常见各种决策根本经不起时间及历史的检验。从历史高度回过头去看,许许多多当年的争议或决策是对是错,都难免短视、幼稚、甚至于滑稽。这些短视、幼稚、甚至于滑稽的争议或决策之所以发生且必然还会继续堂而皇之甚至于理直气壮地发生,主要原因是人们注重眼前私利和智慧的相对不足。克服此类失误的有效方法是平等科学的对话交流加上谨慎的科学实践。
平等科学的对话交流可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谨慎的科学实践可以较大概率地最大化人类整体福利。
本“东张西望”文集主要针对时政争议中的各种热点问题进行系统性质询、思考与分析,应用的最新哲学工具是“社会系统悖论哲学”思想,期望能为提高人类理性作出点贡献。
2012年2月9日星期四于乌鲁木齐